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紀念活動

一位蒙古族老兵談收看國慶60週年閱兵盛況的感想

時間:2009-10-01 17:4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1日電(記者 勿日汗)坐在家裏的電視機前收看國慶60週年閱兵盛況的蒙古族老人烏嫩齊激動不已,1953年,他所在的內蒙古騎兵第五師的一個團就參加了國慶閱兵。

    “那次受閱至今已有56年了,但無論何時回憶當年的場景,仍然像昨天的事情一樣清晰。但那時的規模、裝備、條件跟今天國慶60週年的閱兵根本沒法比。”老人為祖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感到自豪。

    烏嫩齊老人回憶説,當年,為了適應北京的氣候和環境,高標準地完成受閱任務,騎兵團6月就來到北京郊區的太平莊訓練。“現在的閱兵村是神聖而又神秘,而我們那時的居住環境毫無神秘可言,當年到了北京後,我們一部分人就住進老鄉的空閒房子內,一部分人在外搭帳篷住。”

    雖然如今國慶受閱部隊的居住條件比起56年前優越很多,但嚴格的訓練還是一樣辛苦。“國慶前,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參加國慶閱兵的孩子們訓練時汗流浹背的樣子,就不禁想起我們當年的訓練。”

    烏嫩齊老人説,訓練是嚴格而艱苦的,戰士們騎在馬上,按照指揮員的密碼,不斷變換隊形,而且訓馬比訓人難度更大。為了使馬能夠適應閱兵當天熱鬧沸騰的環境,騎兵團還派出幾位宣傳幹事專門在訓練場上敲鑼打鼓,鳴放鞭炮,進行適應音響的訓練。在訓練中,同志們還摸清了馬的排泄規律,確定喂草料飲水的時間,並做了多次試驗,終於在通過天安門時做到了沒有一匹馬便溺,使參加遊行的群眾隊伍乾乾淨淨地走過天安門廣場。

    “從1954年以後,騎兵在國慶閱兵時就再沒出現過,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先進的軍事裝備。如今,我熱愛的騎兵已經很少了,雖然有些不捨,但這個變化卻反映了國防建設現代化的成就,作為一名老軍人,我非常高興。”老人激動地説。

    今年的國慶閱兵,烏嫩齊老人最關注的是接受檢閱的國産軍事裝備。“軍事裝備全部實現國産化,不簡單啊,我們的國防科技水準在不斷進步,正在形成中國特色的武裝力量體系。”老人説,1953年閱兵的時候,騎兵團為馬匹搭建席棚還是在蘇聯顧問的要求和指導下完成的,而如今中國的戰車、雷達、巡航導彈等現代化裝備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

    烏嫩齊老人最後説:“曾經參加過國慶閱兵是我最大的驕傲,而通過每次的國慶閱兵了解祖國的發展變化是我最大的享受。”

 

編輯:楊笑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