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個人或者家庭來説,車,從來就不僅僅是單純的交通工具,還代表著生活方式,甚至象徵著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長達數年的奮鬥目標。從自行車到私家車,見證的不僅是個人生活的巨大變遷,還有一個民族對幸福的不懈追求。
“鳳凰”“永久”:身份的象徵
曾經,“鳳凰”、“永久”既是自行車的品牌,更是身份的象徵。50年前,如果能夠坐著自行車出嫁,將是一件非常風光的事。直到上世紀70年代以前,“鳳凰”、“永久”還是當時所有家庭的“大件”夢想——無數人為之日思夜想、省吃儉用。
一位曾經在上海第三自行車廠工作的師傅回憶,因為整天搞運動,全廠基本沒有精力抓品質。北京西單自行車商店一個季度“鳳凰”的換貨率是38%,一個月就有1050封來信要求換貨。而且,要求換的全是自行車最主要的部分——車架、車圈、車把和前叉等。
“所有來信,全部是非常客氣地請求‘偉大的工人師傅幫助我們’,把某個重要的部件換掉。沒有一封信敢提及退貨。”
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買一輛自行車,除了要攢很多年的錢外,還得有“自行車票”。後者在當時管理得很嚴格,屬於稀缺品。“一個千人大廠,每個月也就只有三四張。”許多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對自行車票有著極其深刻的記憶。
上世紀六十年代,一位美國記者曾經寫過這樣的文字:在中國擁有一輛“鳳凰”自行車猶如在美國擁有一輛凱迪拉克或賓士汽車。
摩托車:從夢想走進現實
進入上世紀70年代末,自行車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在富裕家庭的“八大件”中,第一件就是摩托車,其他依次為照相機、電視機、冰箱、洗衣機、收錄機、縫紉機、手錶,自行車出局了。“木蘭”與“嘉陵”摩托車成為率先富裕的“一部分人”最先置辦的“大件”。到了上世紀80年代,即使是內地不發達的縣城甚至鄉村,也出現了摩托車。
在世界摩托車網上,可以查到兩款中國摩托車的經典車型——“嘉陵70”和“輕騎木蘭50”。前者面市時間為1983年,生産企業為中國嘉陵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後者面市時間為1985年,生産企業為濟南輕騎摩托車股份公司。
前者入圍理由為:“騎不壞的車”。這是改革開放後出現的第一批暢銷車型;後者入圍理由則是:它開創了我國踏板摩托車的先河,使中國老百姓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輕巧、方便的日常代步工具。
在此之前,摩托車基本只是存在於中國男人的夢想之中——無論是1957年面市的“長江750”,還是1960年面市的“幸福250”,都被用來裝備部隊,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擁有的交通工具。
直到“木蘭”、“嘉陵”時代,摩托車才真正進入尋常百姓家——當時很多年輕人,一參加工作,最迫切實現的夢想就是儘快買一輛摩托車。“那個時候,騎摩托車帶著姑娘,去看一場電影,太帥了。”
“鳳凰”、“永久”的衰落,幾乎發生在一夜之間。
據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2002年中國城鎮居民每百戶自行車擁有量已從1998年的182.1輛下降到142.7輛。如今,北京人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比例已從10多年前的60%下降到20%。
走進私家車時代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私家車開始進入我國的部分家庭。只是,當時個人買車還主要局限在捷達、富康和夏利等品牌。
業內專家普遍把1994年看作我國汽車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當年,國家出臺《汽車産業發展政策》,第一次將把汽車和家庭聯繫起來。從此,私家車消費逐漸普及,汽車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進入21世紀,我國已由曾經的“自行車王國”變身為世界上所有汽車廠商競相追逐的最大的家用車市場。
以天津為例,2008年,城市居民每百戶汽車擁有量達7.7輛;到今年2月末,增加到每百戶9.2輛。人們能夠選擇的車型更加豐富,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私家車不僅有了經濟型的概念,還有了越野型、舒適型以及中高檔的區分,人們不同種類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
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到私家車,不僅是人們出行速度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還折射出時代的進步,以及60年巨變所鋪就的騰飛之路。 (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