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旱災,讓苗壯同胞的心連得更緊

時間:2010-04-19 15:48   來源:人民網

  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克長後寨村是個壯、苗族群眾雜居的村寨。在今年發生在當地的持續的嚴重旱災面前,壯、苗族村民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譜寫了一曲動人的民族團結新歌。

  讓水

  在後寨村,一則“同用水櫃水”的故事,感人至深。

  後寨村是該縣克長鄉中部的一個石山小村,全村共有後寨、龍那、龍拉、龍保、龍要等10個自然屯,361戶農戶,總人口 1621人,有耕地1705畝,這裡石山聳立,山高路陡,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其中龍那是後寨村唯一一個壯族居住的屯子,離村部有4公路的路程。以往,壯、苗村民常為一些小事鬧個不休,有時甚至大打出手,相互間隔閡越來越深。

  然而,在嚴重的自然災害面前,壯、苗群眾的心卻緊緊地連到了一起。自去年8月份以來,隆林持續高溫乾旱,後寨村8個屯嚴重缺水,耕地受旱面積達1190 畝,328戶農戶出現用水困難,1449人、 346 頭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大部分農戶要到6、7公里以外的地方背水、拉水。旱情在不段發展,缺水越來越嚴重,最後除了龍那屯有幾個農戶家的大水池有水外,其餘的水池都乾枯見底了。

  飲水難成了擺在龍那屯面前最突出的問題。村黨支部書記楊成龍看到眼裏,急在心裏。他想:如果龍那屯幾戶水池還有水的農戶把水分給其他農戶的話,可以緩解其他農戶的燃眉之急,但這裡的壯、苗村民平時很少來往,隔閡較深,要讓壯族村民讓水,心裏實在沒把握。思來想去,楊成龍還是硬著頭皮去了,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説之後,通情達理的壯族群眾終於答應每個農戶每天可在有水的水櫃裝水一桶,維持至水櫃乾枯為止。災害面前,壯、苗村民之間的矛盾慢慢融化了,心也慢慢地連在一起。

  尋水

  乾旱還在持續。由於人多,龍那屯的幾個有水的大水池沒多久也“見底”了,村民們只好到10多裏外的地方背水。村幹們萬分焦急。楊成龍當機立斷:組織生産自救,盡可能就近找到水源!説幹就幹,村裏黨員開始行動。一天、兩天……一個周過去了,但始終還是沒有找到水源的一丁點影子,一些群眾開始生疑並打退堂鼓了,説“到處幹得冒煙,去哪找水源哦?真是自找苦。”就在這萬般無奈之際,寨上一位老人提醒:龍那壩子邊上低窪處有一個洞會冒水,每到發水季節水就會從洞口往上冒,以前乾旱缺水,就是從那個洞裏找到水的。楊成龍非常興奮,立即前往勘查。在黨支部和村委會帶下,壯、苗村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經過5個多小時的收索,終於找到了出水洞口的具體位置。接著,大家一起奮力挖出蓋在洞口上的石頭和泥沙。“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1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在離地面差不多20米的地方,終於找到了地下水源。不久,鄉政府又送來了抽水機,龍那屯的壯、苗群眾飲水難題的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共飲一潭水

  一股清澈的泉水水從井裏抽到了龍那屯的幾個大水池裏,有了水,後寨村的村民們再也不用到10多裏遠的地方背水喝了。每當外屯村民前來排隊取水,龍那屯的村民又總是讓他們排在前面,自己排到最後面。看到這你推我讓的情景,村民韋大伯深有感觸地説:“水,讓我們的心連在一起了,分都分不開了!”

  雖然在龍那屯找到了水源,但龍拉、龍拿等幾個屯的群眾到龍那屯取水還有好幾公里的距離,而且要爬坡。“如果把水再從龍那轉抽到其他幾個屯子的水池就好了。”楊成龍和村幹們都不約而同地這麼想。要想把水抽上去必須安裝大功率的抽水機和高壓電。缺乏資金怎麼辦?楊成龍及時把情況向縣裏作了彙報,縣領導十分重視,立即派電力局人員拉來電桿、電線,突擊施工,高壓線不到三天就架好,有關單位也及時地將兩台大功率抽水機拉到了後寨村。就這樣,清澈的地下水抽上龍那屯的大水池後,再順利地轉抽到龍拉、龍拿、龍保等幾個屯子的大水池裏。嘩嘩直淌的清泉水,流進了壯族村民的水桶,也流進了他們的心田。

  解決了飲水問題,後寨村的壯、苗村民們團結一心,正不失時機搶種糧食和烤煙等其他經濟作物,以確保災年增收。春耕生産熱氣騰騰。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