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冒煙、人人喊渴的特大旱災面前,平果縣果化鎮龍東屯樹木茂盛,泉水長流,莊稼長勢良好,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宛如荒漠中的一塊“綠洲”,令人嘖嘖稱奇。
龍東屯群山環抱。順著羊腸小道,有一條水渠,沿著水渠前行兩公里左右,就來到了屯裏賴以飲用的泉水邊。泉水從岩石縫裏冒出來,水量充足,屯裏修了一個20平方米左右的小水池蓄水。
村支書告訴記者,泉水分兩部分用,一部分是人飲,一部分是莊稼灌溉。人飲現在已經通過管道直接引入村民家中,村民能像城裏人一樣用上自來水;灌溉則是通過水渠,流入各家各戶的田地裏。因為有水,這個石山村每年可以種一季春玉米,再種一季水稻,其他時候則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現在,春玉米長勢鬱鬱蔥蔥。這一番景象與其他受乾旱影響的村屯形成鮮明對比。
這口泉水滋養了全屯70多戶人家。過去,泉水也曾經斷流。64歲阮朝益大爺説,全民大煉鋼鐵的時候,屯裏周邊山上的樹木都被砍光,一直水流潺潺的清泉也慢慢斷流了。村民們只好翻山越嶺到幾公里外挑水喝,既辛苦又不安全。
1988年縣裏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封山育林,農業部門每年都給屯裏送來樹苗和化肥。種上任豆樹(俗名“砍頭樹”,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當初選擇種植任豆樹,一是因為這個樹種耐旱,特別適宜在石山區種植;二是這種樹即使被砍掉,也會繼續生長,而且長得更加繁茂;三是這種樹經濟效益好,砍下來的枝可以當柴燒,葉子可以喂牛羊。
漫山遍野的任豆樹種起來後,乾涸了20多年的泉眼又開始冒出清澈甘甜的水,龍東屯的村民不再翻山越嶺挑水喝了,而且農業灌溉也不成問題。
在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後,龍東屯群眾植樹造林的願望更加強烈。縣裏面要求封山育林時,曾經在山腳到山腰部分開荒種植莊稼的農戶積極配合退耕還林。“當時退耕還林時屯裏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對,大家也積極上山植樹,縣裏面給100棵樹苗,大家想要200棵來種,種樹是世代都受益的事情啊。”60歲的老屯長阮均鄉談到20多年前退耕還林還記憶猶新。他現在每年都要上山去種樹,還當起了義務護林員。“現在群眾都有保護意識了,很少亂砍濫伐。你看山上這些參天大樹,都是上世紀80年代種下的。”他撫摸著山上的任豆樹,就像撫摸自己的孩子一樣。
以前屯裏群眾吃水,要到泉眼那裏挑。2000年管道接通,清澈甘甜的泉水順著管道流到全屯72戶村民的家中,大家用上了名副其實的自來水。在阮朝益家中,一擰開他家的水龍頭,泉水嘩啦啦地流了下來。除了自來水,他家現在燒火做飯用的都是沼氣。老人説:到山上砍柴燒火,破壞了環境,現在國家推廣沼氣,幫我們建起了沼氣池,用沼氣既方便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