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旱災的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六德鄉,因近日在政府網站上公開每一筆抗旱救災款物的總數、發放、餘額及流向等,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當地媒體稱其為“麗江市鄉級政府相關抗旱救災款物流向通過政務網向社會公開的唯一鄉政府”(4月21日《北京青年報 》)。
公開,既是接受群眾監督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釋疑解惑的最有效方法。這個鄉之所以向社會公開“救災款賬本”,用該鄉鄉長的話説,就是“很多村還比較貧困,前些年群眾陳情反映問題的比較多。要讓大多數群眾理解和支援政府工作,關鍵是要實施陽光政務。群眾明白了,村民才能穩定,鄉村才能發展”。可謂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該鄉《關於近期抗旱救災經費、物資分配、發放情況的通報》中所列舉的“截至目前縣下撥我鄉抗旱經費共5萬元,經鄉政府多方努力統籌,本次共分配下發抗旱經費76000元”。在經費使用方面,如“自來水廠增加水源點建設、6個水池項目經費20000元”;“團結村人飲工程鋼管焊接死接頭2500元……”在物資發放方面,如給“殘疾人、孤寡老人發放救助口糧折幣1萬元”;如水桶“XX村100個,XX村60個……共計570個”如此“竹筒倒豆子”般的公開“救災款賬本”,在給當地村民一個明白的同時,也還了鄉政府及其幹部的一個清白。
公開“救災款賬本”,不但是“陽光政務”的內容之一,而且是“給民眾一個明白,還幹部一個清白”的最簡捷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公開“善款去向”的做法,既給為災民奉獻愛心的地方單位和廣大群眾的一個明確交代,也可起到增強民眾對政府及其官員的信任,繼而發揚光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互助友愛精神的作用。因為向災區獻愛心的人們,既情係災民,也想和應該知道“善款去向”。
“情係玉樹,大愛無疆”賑災晚會的舉辦,將全國人民為玉樹災區獻愛心活動推向了高潮。從上到下,接受捐款的各個部門特別是受災地區的各級政府和相關單位,如果能借鑒六德鄉的做法,給群眾和社會公開一下“救災款賬本”的話,其意義和效果,更是不言而喻。
作為關心受災群眾且關注“善款去向”的普遍百姓,我們希望並期待“曬救災款賬本”能成為這個社會的一種常態。那樣,頗具愛心的全國廣大民眾“向災民伸援手”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