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永不退縮的冷洞人

時間:2010-04-21 09:24   來源:人民日報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貴州省旱情最嚴重的地方。然而,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黔西南州興義市則戎鄉冷洞村,在大災面前,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上下一心,不向困難屈服,動腦筋,想辦法,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寧可苦幹,不能苦熬

  上個世紀70年代的冷洞村,沒一塊好土,一畝地要被石頭分割成上百上千小塊,耕種艱難,每人平均年收入50元左右,每人平均糧食不足100公斤。村民説,山高水遠石旮旯,山藥苦蕎包谷粑,要想吃碗大米飯,除非坐月子生娃娃。

  “不能再這樣活下去,要向石山要糧食,寧可苦幹,不能苦熬。”

  猛攻千古石,細摳萬年土。冷洞村開始了一場“炸石造田”的苦戰。提起當初造田的火熱場面,老場壩組74歲的老人楊科全至今仍然熱血沸騰,老人説,全村1000多名男女老少日夜奮戰在山上,一個個堅硬的石頭、一條條長長石柱被炸開砸碎,鋪平夯實,砌成地基,整出平地。然後,村民鑽到石縫、石旮旯裏,一鋤鋤、一撮撮地把泥土從石縫中掏出來,背下山,在碎石上一層層回填泥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造田”。

  奮戰日復一日,堅持年復一年,最終全村炸石造田860畝。村黨支部書記朱昌國開心地説,昔日石旮旯,如今米糧川,以前,山上巴掌大的地方都種上玉米,因為沒有土,長大的玉米抗不了大風,一吹就倒,一畝地收的玉米才一兩百斤,然而,“人造地”可以輕鬆地收個1000來斤,村民吃飯再也不用發愁了。

  在村民李興義的屋前,一邊是一排排裸露的岩石,而另一邊則是壘起的水澆地。“這些岩石是朱支書故意讓留下來的,就是為了讓娃娃們曉得當初砸石造田的艱苦,也給大家提個醒,沒有一股子狠勁,不流汗,哪樣都幹不成。”

  黔西南州州委書記陳敏説,冷洞人這次抗擊旱災,讓我們看到了當初炸石造田的那股狠勁兒韌勁兒,讓我們看到了“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貴州精神,這是無比強大的力量,有了它什麼困難我們都不怕。

  未雨綢繆,苦幹實幹巧幹

  “炸石造田”成了冷洞村乃至則戎鄉輝煌的過去,記錄了那一代人的艱苦奮鬥。新時期,冷洞人開始更加深入的思考,如何更加科學合理“靠山吃山”,而且還吃得長遠。

  “不種糧食不得了,光種糧食富不了!”1999年,年富力強的朱昌國接棒村黨支部書記,高中畢業的他在外務工多年,見得多,懂得多,由於對冷洞有著深入的思考,朱昌國寫出了一個冷洞村長遠發展規劃,開始了科學發展三部曲,進行新的探索旅程。

  當初石山變土地,如今土地變良田,朱昌國唱響發展第一曲,改變村裏不種水稻的歷史。1999年,朱昌國修建全村第一個水窖,容積220立方米,第二年春耕,他家的地變成水田,種上了水稻。割穀子那天,村民紛紛趕來看新鮮,隨後幾年,村委會利用國家給的補貼,修建632個小水池、小水窖,從此,村民喝上了乾淨的水,吃上了白米飯。

  崎嶇山路,羊腸小道,阻隔了山裏山外。要想富先修路,一定要把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戶門口,朱昌國打響發展第二槍。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援下,他帶領黨員幹部組織了6台鑿岩機,購買物資,轟轟烈烈地幹了起來,那幾年,小山村熱火朝天,錘聲叮噹,沒有一個閒人。10年來,冷洞村修了通組路6條共20多公里,如今,冷洞人的摩托車、農用車在水泥路上自由歡快地賓士。

  第三步,石山變成“金銀山”,朱昌國説,石山不能光長石頭,既要綠起來,又能讓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這一次,朱昌國看準了金銀花,一種像冷洞人一樣耐乾旱、耐貧瘠的植物。經過8年努力,冷洞村種了2224畝金銀花,山上的生態好了,金銀花産值已達100多萬元,2009年全村農民的收入有六成來自金銀花。

  志小則易足,志強則智達。黔西南州州長陳鳴明説,抗擊特大旱災,冷洞人民為何從容淡定,為何自信樂觀,因為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冷洞人永不退縮,苦幹實幹巧幹,未雨綢繆,完善基礎設施,確保群眾有水吃、農民不減收、環境不惡化。(龔金星 汪志球)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