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傑主任在臺胞援建的學校調研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6月8日消息 近日,四川省臺辦主任劉俊傑表示,要抓住當前兩岸關係發展難得歷史機遇,堅持“以交流為渠道,以活動為載體,以項目為重點,以落實為關鍵”,推動川臺交流合作再上新水準。
2009年5月,兩岸同胞的目光再次聚焦四川,關注四川災區災後重建及當地人民的生活生産情況。一年以來,一水之隔的臺灣同胞無數次的向當地受災同胞伸出援助之手,讓災區同胞倍感親情,川臺兩地來往也愈加親厚。近日,劉俊傑接受了本網專訪。
擴大川臺經濟交流與合作
劉俊傑表示,推動與臺灣的經濟合作,既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提供更為強大的經濟動力,又可促進四川省“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
劉俊傑説,四川是西部大省,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為對臺經濟交流與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前既有兩岸關係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和沿海臺資企業向西部轉移的歷史機遇,又有災後重建、擴大內需的各項優惠政策,有著吸引臺商來川發展較好條件。
劉俊傑指出,要圍繞四川省重點發展的支柱産業和災區産業重建的需要,發揮成都海峽兩岸科技産業開發園、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和四川省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等平臺,抓好臺灣大企業、大項目的引進。積極促進現有臺資企業擴大規模,努力形成臺資産業集群。加大川臺農業合作,促進四川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改革發展。積極引導和鼓勵臺商參與四川省地震災區重建。大力吸引臺灣金融、保險、證券等服務業來川發展。加強在川臺資大企業、大項目的跟蹤服務,幫助解決融資貸款問題,幫助調整産業結構,做好轉型升級,切實舒緩面對金融危機所遇到的實際困難。
推動川臺各界交流
劉俊傑認為,四川要利用包機直航、赴臺旅遊開放和大熊貓“團團”、“圓圓”入島帶來的後續效應等有利條件,創新和發展“西部海峽兩岸經濟科技博覽會”、“大熊貓故鄉行”、“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遺産之旅”、“蜀文化之旅”等已有的對臺交流品牌,著力在擴大川臺規模和層次上下功夫。
川臺兩地要不斷拓展交流領域,重點推動以下幾個領域的交流合作:
加強川臺教育界的交流合作。邀請臺灣師生來川舉辦“巴蜀文化周”活動,組織臺灣學生四川夏令營活動,組織災區學生赴臺交流;加強川臺大專院校之間的校際學術交流。
促進川臺兩地少數民族交流。組織民族歌舞演出團赴臺灣南部巡迴演出;邀請臺灣少數民族來川開展民族風情交流活動;積極開闢渠道,著手建立四川省少數民族自治州、自治縣與臺灣少數民族聚集區域的交流機制。
開展川臺兩地宗教、民俗文化方面的交流。發揮四川省宗教文化資源極為豐富的優勢,開展川臺宗教界互訪交流。邀請佛教、道教界人士和信眾來川舉辦佛教、道教文化交流活動。
開展川臺黨際交流。進一步加大成都市與臺灣雲林縣的黨際交流,深化有關方面合作;鼓勵有條件的縣市、鄉鎮著手開展與臺灣縣市間的交流。
圍繞四川省災後重建開展交流。組織四川省工程界人士赴臺考察學習,借鑒臺灣災後重建經驗;攜手臺灣土木技師公會等團體,為災區提供持續不斷的智力支援和幫助。
劉俊傑強調,要以臺灣人民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理解、信賴、關心臺灣同胞,體察他們的意願,了解他們的訴求,為他們排憂解難,滿腔熱情為臺灣同胞多辦好事、多辦實事,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正當權益。 (台灣網 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