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有推崇道德楷模的傳統,“見賢思齊”是古之明訓,我們表彰的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實際上也是道德模範,是針對當時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為的模範。現在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社會思想道德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需要我們作出新的努力來及時應對。
人的社會存在和社會實踐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的社會交往範圍急劇地擴大和複雜化,在這些交往中自身的行為和他人的行為實際上都是新的,甚至是陌生的。在許多情況下,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往往顯得模糊不清,或者至少暫時還不能形成人們的共識,不可避免要出現道德失范。
廣大社會成員在基本物質生活條件得到初步滿足的基礎上必然會産生新的追求,這種追求是多樣的,目標並不完全一致。人們感到面前仿佛存在無限的可能,同時又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新的社會生活領域不健全的行為規則,使人有可能作出各種不正確的解讀。多元意識形態的撞擊和交流又容易使人目迷五色。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社會成員在一部分問題上榮辱觀的顛倒也是很容易發生的。
社會道德評價平臺的缺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人的道德受人的內心約束。社會對人的內心的影響通過社會輿論。光榮和恥辱,離開了輿論都無從表現。但是由於社會生活的變遷,許多長期自然形成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道德評價平臺,例如城市的四合院、農村的井臺和小河邊洗衣處、集鎮的小茶館逐漸消失,有效的替代物又尚未形成。解決這個問題,也應當是社會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
道德評價的傳遞渠道不夠暢通。許多人做了好事,社會群體是肯定的,但是本人並不知道,也就沒有受到鼓勵。一些不道德的行為,為眾人所鄙視,本人也不知道,還在那裏自以為得意。現代社會使傳媒的迅速廣泛覆蓋在技術上成為可能,但是對於不讀書、不看報、不聽廣播、不看電視的人,這種覆蓋等於零。受眾還可以自由挑選頻道、版面和內容。沒有被選中的資訊,對於這個受眾也等於零。改進傳媒的工作,加強它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是一個重要方面。
評選道德模範,應該是推進社會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突破。這次評選涉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5個方面,都是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通過群眾推薦、評選、比較、投票,也有利於在這些領域中正確的榮辱觀的形成。更重要的是道德模範的評選活動為社會建立和強化了一個新的道德評價平臺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傳遞渠道。由於這些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的生動感人以及他們的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廣度,相信會更有效地使社會主義榮辱觀得到更深入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