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大事紀
更多 >>
往來法規
更多 >>
七日回顧
更多 >>
 
 
 
聚焦連戰大陸行:兩岸之間民心最大
 
 
  來源:      日期:2005-05-05 09:43

 

  5月3日,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結束對大陸的訪問回到臺灣。這次旅程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海峽兩岸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對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無疑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國民黨訪問團此次訪問大陸成功,更是反映了臺灣民意的變化,發展兩岸交流已經成為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這次國民黨之所以敢于打破島內某些勢力“抹紅”的迷思、實現大陸之行,本身就說明了民意的發展變化。以前那種靠扣“紅帽子”制造意識形態陷阱來打擊政敵的方式已經不靈光了,以挑動兩岸對立來維護一黨一己之私的做法遭到了臺灣人民的否棄,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認識更加理性和真實。

  國民黨訪問大陸的成功是兩岸人民的成功。臺灣民調顯示,連戰對大陸的訪問得到了島內超過60%民眾的支持。連戰在祖國大陸的行程中更是受到了空前的熱烈歡迎。連戰先生說,“每到一處,我們看到民眾百姓那種自發自動對我們所展示的友誼,”“是最值得我們回憶的一個經驗”。這種感人的畫面不斷出現,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渡盡劫波兄弟在”,不管時空如何轉換,兩岸人民血濃于水的同胞情懷始終難以抹滅,加強兩岸交流、發展兩岸關係依然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心聲。

  這種民意的變化是祖國大陸長期努力的結果。大陸方面一直強調,在兩岸關係中,只要有利于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祖國和平統一、有利于臺海穩定、有利于促進兩岸交流的事情,祖國大陸都會盡力去做。自去年以來,祖國大陸在對臺工作中更加靈活和務實,在今年的春節包機問題、臺灣農產品登陸的問題上都盡了最大的努力。事實表明,這些努力已經得到了臺灣人民的認同,也得到了兩岸人民的支持。

  兩岸關係正處在十字路口,到底會走向何方?從兩岸民眾對連戰先生來訪的反應看,他們已經給出了答案,就是堅決反對“臺獨”,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考量,共同務實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臺灣與大陸分離了半個多世紀。無論是從民族情感來說,還是從兩岸經濟發展來說,這種隔離的局面都不可能長期繼續下去。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兩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兩岸走向和解是可以預期的,畢竟,兩岸之間,民心最大。(陳星)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5月05日 第一版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