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5月4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北京的軍事專家認為,兩岸要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有賴雙方各自的努力,臺灣在要求大陸撤除對臺導彈的同時,也須減少針對大陸的進攻性武器軍購以及不與外國建立針對大陸的情報共享機制。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日前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談,會後發表新聞公報,提出共同促進五項工作,其中提及“建立兩岸軍事互信問題”。
香港大公報今天引述該報特邀軍事評論員李雲生的話指出,在雙方處于軍事對峙的緊張狀態下,很難想象兩岸經貿、人員往來等方面的交流,特別是政治對話以及機制的建立,能夠獲得實質性的突破。
他表示,可以理解連戰認為軍事互信機制的提法與“兩岸促進和平協議”密不可分,因為達成政治互信與軍事互信的過程是相互交織與促進的。政治互信乃至于和平協議的成果,必須在軍事互信機制上體現,進而為其它層次的具體工作奠定基礎。
關于軍事互信機制的內容,李雲生判斷,由于大陸與臺灣形勢的差別,大陸要做的工作將較多體現在凍結、減少武器上,包括撤除一部分導彈。
至于臺灣方面,李雲生認為,臺灣一方面必須減少制造與購買進攻性武器,二方面是不與外國建立針對大陸的情報共享機制。
他指出,雖然軍事互信機制是雙向的,在具體實現過程中卻主要是藉各自單方面的努力,最終使臺海呈現雙方都能滿意的和平與穩定。(言恆)
進入專題:關注連戰大陸行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