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12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今年12月21日將出現月全食,正在繞月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將接受黑暗、嚴寒和供電減少的考驗。航天專家表示,“嫦娥二號”受到月全食的影響很小,地面指揮係統仍可通過無線電與其保持聯係。
“嫦娥二號”衛星主要靠太陽能帆板將太陽輻射轉為電能供衛星工作,盡管衛星上裝有蓄電池,但蓄電池電力有限,無法維持較長時間正常工作。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究員、航天技術專家尹懷勤表示,發生月全食時,由于地球影子的遮擋,整個月亮及其附近的空間都無法見到太陽光,“嫦娥二號”無法接受太陽輻射,溫度下降,最低時將降到零下100多攝氏度,這將使“嫦娥二號”的設備面臨嚴寒環境的考驗。為避免電力不足對衛星的威脅,“嫦娥二號”部分探測設備將暫停工作,將電力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因此,當“嫦娥二號”經過月食陰影區時,不會影響正常運行。
航天專家認為,我國的“嫦娥一號”已經有過成功度過月食的經驗,“嫦娥二號”完全能夠安全應對。
尹懷勤介紹說,自今年10月1日發射以來,“嫦娥二號”的主要任務已經完成,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公里的圓形軌道上運行,繼續獲取月面三維彩色影像、探明月面元素含量和分布、測量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為2013年發射的“嫦娥三號”實現月面著陸採集數據資料。
尹懷勤進一步介紹說,“嫦娥三號”月面著陸目前共有5個備選地點,分別是月球上的虹灣地區、酒海、濕海、開普勒撞擊坑和阿里斯基撞擊坑,其中,虹灣地區是首選,但具體地點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有關科研人員將對“嫦娥二號”回傳的探測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後,才能最終為“嫦娥三號”選擇最佳的月面著陸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