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美國航天局祝賀嫦娥發射成功 稱可能與我國合作

時間:2010-10-28 09:24   來源:東方網

  本文導讀:美國《福布斯》雜志稱,中國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僅限于近地領域,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提前成為與美俄並列的太空強國。而本報記者今晨採訪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賀中國外,NASA表示在未來可能與我國合作。

  10月1日18時59分57秒,嫦娥二號的成功升空,不僅在國內成為最熱新聞,在國際上也是“傳遍街頭巷尾”。

  美國《福布斯》雜志稱,中國在外太空的成就已不僅限于近地領域,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提前成為與美俄並列的太空強國。而本報記者今晨採訪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祝賀中國外,NASA表示在未來可能與我國合作。

  太空領域中國不斷打造新里程碑

  對于嫦娥二號升空的意義,外媒有著各種各樣的解讀。

  美國《太空報》今天發表評論稱,嫦娥二號僅僅是中國蓬勃發展的太空計劃的一個先鋒項目。

  而英國《貝爾法斯特電訊報》說,中國的二次探月標志著其探索太空的步伐又向前邁進一大步。

  英國著名通訊社也說道,嫦娥二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在成為太空強國、和美俄平起平坐的路途上,取得一大進展。

  美國著名通訊社的報道就以《中國在逐漸走近月球登陸》為題寫道:“中國探索外太空的雄偉計劃正在穩步前進。嫦娥二號將讓其2013年登陸月球的目標更進一步。”

  報道指出,在美國和其它國家面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中國的太空計劃卻在不斷出現著“里程碑”事件。

  美國著名雜志《時代》稱,嫦娥二號將使用超高分辨率的攝像機為嫦娥三號拍攝預計著陸點的環境,並對月球表面和周圍的空間環境進行分析。中國的太空抱負正在穩步實現。

  報道特別指出,中國的太空項目不斷打造新的里程碑,而美國和其它地區卻面臨著財政緊縮。

  美國太空政策研究所前所長約翰·洛格斯登認為,月亮在中國的文化和信仰中很重要,因此發射嫦娥二號也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能到達月球是一個國家太空探索能力居領先地位的標志,中國已成為國際‘探月俱樂部’成員。”他說。

  嫦娥“神技”證明中國人太空能力

  美國高科技行業媒體《Soft-pedia》從專業角度分析說,嫦娥二號與嫦娥一號相比更加先進,並將擴展其前身的能力,這一新發射器反映了中國進行徹底的太空探索的承諾。

  文章稱,一個簡單的數據可以體現嫦娥一號到二號的飛躍:當年嫦娥一號花了13天14小時19分鐘才著陸月球,而這次嫦娥二號預計將在5天內進入軌道。

  “幾年前,當中國成功進行了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時候,它已經證明了中國在太空探測方面的能力。嫦娥探月計劃包括三個階段,中國科學家們有信心嫦娥三號將在2013年之前著陸月球。”文章寫道。

  此外,《澳洲新報》用了多半個版的篇幅刊登了《嫦娥二號突破四大關鍵技術》、《三艘遠望號布陣實時測控奔月》等文章,歷數嫦娥各種“神技”,全面介紹了它的先進性。

  文章特別提到,嫦娥二號發射的準確性、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測控技術的完備,是其成功的關鍵。

  新加坡《星島日報》則指出,中國這次航天發射技術更新,難度更大,係統更復雜,實現了新的突破。

  太空雄心中國送人上月球沒問題

  英國BBC的報道中特意提煉出了“太空雄心”的小標題。

  文章細數道,截至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獨立地將人類送上太空,除了俄羅斯和美國,就只有中國。2008年,中國宇航員翟志剛在太空進行了行走。這顯示了中國有足夠的雄心,而且不久就要建立空間站。

  而最終,中國將人送上月球將不成問題。

  英國著名通訊社稱,中國發射的第二顆月球探測器,大大促進了中國“冉冉升起”,使中國躍升為一個太空強國。

  法國著名通訊社說,中國下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就是,成為第二個將人送上月球的國家。

  隨著嫦娥一號、二號的相繼發射,外國媒體也無可避免地開始熱議嫦娥三號。

  美國CNN就說,中國探月計劃的第三階段——嫦娥三號,計劃2013年著陸月球,收集石樣並于2017年帶回地球。

  文章說:“這個十年,中國太空項目取得了巨大的進展。2003年,神六的成功發射,讓中國加入了能把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的隊伍。而如今的探月計劃又一次展示了中國人的雄心。”

  美航天局未來或能與我國合作

  從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起,美國人的探月步伐領先了世界40多年。

  但是,如美國媒體所說,在中國發射第二個月球探測器時,美國卻放棄了“重返月球計劃”。

  直面中國挑戰的NASA是如何看待嫦娥二號的呢?

  今天淩晨,本報記者採訪了NASA相關負責人Stephanie Schierholz,對于嫦娥二號的成功升空,NASA並沒有“大驚小怪”,Schierholz 更是有意地避談外媒所說的中美競爭。

  Schierholz先是表示了對中國發射嫦娥二號的祝賀。“我們也和中國一樣期待,嫦娥二號能夠從月球上帶回來更多新的信息。”

  當記者問及NASA對嫦娥二號的關注程度有多大,以及如何看待中國太空計劃進程時,Schierholz沒有給予直接回復。不過,她告訴記者:“在未來的探測方面,我們或許能夠與中國合作。”

  亞洲老大中國已把印度甩在後面

  一向以中國的競爭對手自居的印度也不會錯過在探月上與中國的比拼。

  印度主流報紙《印度教徒報》稱,中國正在太空深度探測方面闊步前進。

  報道將中國的此次無人月球任務視為印度“月球初航1號”的競爭對手,稱中國太空計劃將給世界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帶來巨大挑戰,嫦娥二號將為嫦娥三號的發射做軟著陸的測試準備。

  不過,《華爾街日報》似乎不大看好印度人。報道稱,隨著中國發射第二顆月球探測器,它已經在太空競賽中成為亞洲的老大,並把競爭對手甩在了後面。

  文章所指的競爭對手便是印度。“一旦嫦娥二號成功,中國就又領先了印度一大步。盡管印度宣稱要在2020年就實現登月,而中國的計劃是2025年。”文章寫道。

  ■趣聞

  “日月”爭輝嫦娥欲戰阿波羅

  有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中美兩國的月球探測器名字恰恰有個“日月”爭輝。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就以這樣一個細節說明,在太空領域“中國欲挑戰美國”。

  文章說,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以中國神話故事中一位飛向月球的女神命名。有趣的是,美國當年的探月項目是以太陽神(阿波羅)命名的。

  “這個命名上的細節顯示了中國渴望超過亞洲太空競賽對手,並與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一爭高下的雄心抱負。”報道寫道。

  法國著名通訊社的報道指出,中國以神話中飛向月球的神仙命名自己的探月計劃,這被視為“中國為讓自己的太空探索計劃趕上美、俄的水平而做的努力”。

  1.美國《太空報》:中國發射第二顆月球探測器2.英國《每日郵報》:中國發射月球探測器,為載人登月計劃做準備3.《印度教徒報》:中國太空計劃穩步前進,已經準備好月球、火星探測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