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點三:創新模式,強化群眾觀念
去年是我國司法改革深入發展的一年,僅由高法牽頭的審判公開、陽光執行、規範量刑等12項重點任務,現均已落地開花。而在河南,截至2012年1月31日,全省三級法院上網裁判文書達到283662份。
報告節選——
高法:深化審判方式改革,開展小額速裁試點工作,全面推進量刑規範化改革。發佈第一批指導性案例,指導各級法院妥善審理類似案件,統一裁判標準。去年,各類案件一審後當事人服判息訴率為90.61%。
高檢:完善法律文書説理機制,就檢察機關所作決定充分闡明事實和法律依據,促使當事人消除疑惑、及時息訴。對近年來辦理的31347件涉檢信訪案件進行評查,糾正存在錯誤或瑕疵2333件。
謝商華委員(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推進司法改革,是做好法院和檢察院工作的動力。裁判文書上網、案件資訊查詢,深化審判管理改革,審判品質提升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兩高”應注意創新工作的配套措施跟進,使創新試點最終常態化。而一審息訴率明顯提升,説明瞭法院在加強審判管理上下了大力氣,不但創新了工作模式,還可以促進案結事了人和。
■ 亮點四:確保履職品質,自覺接受人大監督
去年兩會,高檢派出235名檢察人員,到125個代表小組、政協8個界別小組,全程旁聽代表委員審議和討論高檢工作報告。不但原汁原味地記錄並梳理歸納出11個方面44條意見和建議,還印發落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的分工方案,逐條確定落實單位。
報告節選——
高法:走訪、接待或以其他形式聽取代表意見989人次,辦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及其他事項730件。走訪接待全國政協委員332人,辦理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及其他事項136件。
高檢: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86件議案、建議和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25件提案,全部辦結並及時答覆。
李利君委員(湖南省監察廳副廳長):我國正處於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的時代,人民的訴求反映在諸多變化當中,司法機關應更主動接受人大監督。不但要做到聯絡、彙報工作常態化,還要做到成果轉換常態化。法院、檢察院應探索出適合法院、檢察院特點的接受監督模式,規範司法行為,提升辦案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