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傳代表:青島港的創新讓百年老港煥發青春

時間:2011-03-11 13:47   來源:科技日報

  

  一年之計在於春。伴隨著全國“兩會”的東風,中國經濟的航船在這個春天裏向著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揚帆起航。回眸“十一五”,作為國民經濟主導力量的國有企業,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就?展望“十二五”,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國企將繼續擔當什麼責任?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現身説法,回答了科技日報記者的提問。

  “青島港模式”成國企科學發展的一面旗幟

  科技日報: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作為國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青島港克難而上,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生産發展目標。作為管理者,您如何理解科學發展?有哪些經驗和體會?

  常德傳:“十一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規劃更加振奮人心,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從2007年起,青島港先後多次被中宣部確定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典型進行宣傳推廣,“青島港模式”被譽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管理模式,有專家評論説,青島港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樹立了一面旗幟。這對我們是一種鞭策和鼓舞。管理創新一直是青島港基業長青的一大法寶,能從一個名不見傳的港口,發展到世界第七大港,管理在港口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國有企業一定能幹好,而且比西方發達國家幹得更好”,我們始終堅信這一點。管理改革,是青島港在發展過程中恒久不變的主題。為此,從2003年青島港改制時起,就提出了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匹配的“四級管理”格局,即集團是決策層,公司是經營層,基層隊是管理層,把管理重心下移到隊,並把班組作為操作層,後來又根據港口生産特點和實際不斷完善四級管理格局,並派生出“車為執行層”這一個層面,形成五級管理格局。五級管理拉開以後,減少了低水準的重復管理,使青島港的管理效率效能、人員大大地精簡和提高了。

  青島港決策層從172人到98人,再到59人的變化過程中,吞吐量卻實現了從1億噸到2億噸、3億噸的跨越發展,現在59人管理著3.5億噸、1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管理效率、工作效率遠遠高於西方發達國家。在世界港口大會上,美國代表們一致認為:“青島港用幾年的時間走過了美國發達港口上百年的發展歷程,無論是管理效率還是生産效率都居世界港口先進水準。”

  依靠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科技日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二五”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青島港這幾年來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取得了哪些寶貴經驗?您認為最關鍵的是什麼?

  常德傳:政府工作報告讓我們對今後五年的發展路線圖更加清晰。一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更加明確,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更加繁重、更加緊迫。在中國港口的版圖中,青島港在腹地經濟、碼頭岸線等資源上不佔特別優勢,但卻始終保持著國內第二大外貿口岸,世界第一大礦石接卸大港,國內原油接卸第一大港的地位,而且創造了集裝箱裝卸、礦石裝卸、紙漿裝卸的世界紀錄,我們靠的就是自主創新,是依靠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帶來了無限生命力。

  轉型升級,首先要轉變發展理念,真正走出一條新型的工業化路子,提高國有企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率。青島港結合自身的實際,確立了就是要打造自主創新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品質效益型、管理精細型、親情和諧型的“六型港口”。同時推進安全品質發展、節約發展、環保發展、效益發展、建設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等“七大發展”。

  不但轉變發展理念,而且要轉變增長方式。青島港通過向科技、管理、技術改造、資訊化、大練兵這五大創新要能力,推動港口增長方式由過去的粗放型向現在的集約型轉變。現場作業開啟了“秒”時代,創出了集裝箱的“振超效率”,鐵礦石的“孫波效率”等等世界級效率。集裝箱的裝卸效率世界第一,兩個泊位等於神戶港三個泊位,等於其他港口四個、五個泊位。我們用全國1.3%的碼頭岸線,幹出了6.9%的吞吐量。用1.5億噸、350萬標箱的能力,幹出了3.5億噸、1200萬標箱的吞吐量,創造出1>3的奇跡。

  再就是轉變生産方式。依靠科技進步,依靠科技創新來提升港口的現代化水準。青島港原油、礦石、煤炭、集裝箱、糧食等大宗貨種全部實行中央控制室流程化作業,集中調度指揮,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和流程化,港口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實現了港口安全、高效、節能、清潔。同時,青島港還特別注重轉變環保觀念,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振超團隊2006年在全國港口率先攻克了集裝箱輪胎吊“油改電”技術,單箱能耗下降40%以上,單箱運作成本節省70%以上。“十一五”以來,我們共創造發明瞭560項節能減排工作法,港口年吞吐量增加了一倍,綜合能源單耗卻下降了21.6%。

  讓創新發明成為“全民運動”

  科技日報: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激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我們知道,青島港培養了一批像金牌工人許振超一樣的高技能人才,你們有哪些經驗和做法?

  常德傳: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青島港在堅持科學發展,實施“科技強港”戰略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這一理念。把廣大員工作為科技創新主體,以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把青島港打造成為育人成才的大熔爐、大學校。

  用學習塑造人才。每年堅持開展“六大培訓”,培養“精一專二會三”複合型人才近2000人,有36人被評為全國、省、市首席技師和突出貢獻技師,現在高技能人才佔技術工人的80%以上,遠遠超過發達國家30%—40%的水準。用機制激勵人才。建立了優秀人才、優秀成果月度、季度、年度評選獎勵機制,激發了全體員工比學趕超的熱情。用實踐造就人才。連續22年,年年進行技術工人考工晉級;年年開展技術大比武,基層單位月月開展技能競賽;集團每季度召開一次科技創新現場推進會,月月進行創新成果驗收評審;每年舉辦高技能人才論壇和科技強港論壇。形成人人創新,崗崗創新的可喜局面。

  我們還長年堅持開展“千項軟體”開發,鼓勵支援廣大員工把軟體開發從專家手中解放出來,成為廣大員工的新式武器。三年來,累計完成群眾性“千項軟體”開發3781項,極大地促進了港口發展,使資訊化技術真正走進了基層、走進了班組、走進了崗位,廣大員工“用滑鼠革了鐵锨的命”。

  多年來,青島港依靠廣大員工,改造了一個百年老港,建設了兩個現代化新港,建成投産了一批世界級大碼頭。率先在全國沿海港口中建成了國家級技術中心、國際一流的資訊中心和博士後工作站。“十一五”以來,員工創造的各類科技成果多達1600多項。

  當好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樞紐

  科技日報:“十二五”規劃綱要強調,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儘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未來五年,青島港如何謀求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在中國未來的經濟舞臺上將有怎樣的作為?實現哪些目標?

  常德傳: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在“十二五”期間要再造一個“新山東”,這個“新山東”主要是海上山東。“十二五”是青島港實現基業長青、長盛不衰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青島港將抓住和用好港口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港口在藍色經濟區建設中就是物流中心,我們的定位就是樞紐,就是要建東北亞的國際航運中心。下一步,對於青島港而言就是要發揮好龍頭作用,我們要抓住機遇,在“十二五”期間,在董家口再造一個青島港,2015年港口實現吞吐量6億噸,集裝箱2000萬標準箱,建成集裝卸、物流、産業三位一體、綜合實力強大、功能配套、優勢明顯、具有區域資源配置能力的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實現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強港的轉變。

  同時,港口要加快轉型升級,打造港口“綠色增長”新模式,要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十二五”期間,青島港將投入資金1億元用於科研開發,投入資金20億元用於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推動港口由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要以廣大職工為創新主體,大力實施港口自主創新行動計劃,確保“十二五”期間每年完成科技創新和工屬具革新成果270項以上,獲得專利27項以上;要致力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港口,集團將投資5億元用於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著力構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培育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用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大的回報。

  ■數説青島港

  “十一五”期間,用佔全國1.3%的泊位能力,幹出了全國6.9%的吞吐量,用335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能力幹出了1200萬標準箱。用1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幹出了其他港口50—100平方公里的活兒。

  103.1% 21.6%

  “十一五”以來港口吞吐量增長了103.1%,綜合能源單耗下降了21.6%。

  17億 17年

  “十一五”累計償還銀行貸款本息17億元,其中,2009年,集團提前還清日元貸款8.9億元,提前17年還清全部銀行貸款,基本實現零負債經營。

  1700多億元

  “十一五”期間,為國家上繳各種稅費106億元,創造了131億元優良資産,1700多億元的海關入庫收入來源,連續七年保持上繳地稅青島市第一,連續三年上繳國有資本收益佔青島市的一半以上。連續五年蟬聯中國企業效益200佳,榮膺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

  1600多項

  “十一五”以來,青島港員工創造的各類科技成果多達1600多項,以取得優秀創新成果的員工名字命名了1500多項員工品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