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正在研究公租房轉為産權房以回籠資金的機制。
他介紹説,假如有這樣一種機制——公租房出租的時候一次性付出三到五年的租金,三五年之後,租戶收入增加了,可以再出一筆錢把這個房子買回去變成自己的産權房,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政府比較快地把資金收回一部分,再去滾動開發新的公租房和保障房。
齊驥説,今年中國計劃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約需資金1.3至1.4萬億元,其中8000多億將通過社會投入和被保障對象等進行籌集,剩餘5000多億元則將通過各級政府來籌集,資金來源有保證。
“即便資金保障有望,我也建議政府應儘快確定具體選址、建設進度和分配規劃,”曹紅輝説,“只有保障房建設的這些細節得到落實,才能從根本上影響房子的供求關係,從而穩定房地産市場,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記者王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