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和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將佔住房用地的82.3%,保障性住房用地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中國房地産協會副會長朱中一測算,1000萬套保障房,若每套70平方米,根據當前建設成本共需投資約1.4萬億元,相當於去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的1/20。
中國城建控股集團總裁于煉認為,當務之急是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但不能以犧牲房地産産業的健康發展為代價,忽視了人們改善性住房需求以及投資性購房需求。
于煉建議把保障房産業和房地産産業當作兩個不同的産業,打造“保障房産業”。
全國政協委員、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也指出,保障房産業是一個不同於現有房地産業的新産業,它的利潤空間低,但規模可以做得很大,效率高一點也是可以盈利的。如果利潤有保障,那麼銀行一定願意為這樣一個項目貸款。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建議,利用保險資金支援保障房建設。“這不僅有利於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的發展,而且有助於提高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收益,有利於保險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