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代表委員有備而來 “今年兩會更關乎長遠”

時間:2011-03-03 16:15   來源:《人民日報》

  開拓創新

  離不開長遠眼光

  啟程赴北京前,108名駐滬全國政協委員中,已有27名委員提交了70多篇大會發言和提案,內容集中在與東部地區現實緊密相關的規範房地産市場、穩定物價、金融改革、食品安全監管、醫藥衛生改革、文化産業發展、高校有關制度改革等領域。記者發現,這些提案,都是過去一年間委員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貼近界別群眾收集民意,不斷深化思考的結果。

  “我國已將GDP指標主動調低,顯示出向經濟、社會的內涵式發展建設轉變的巨大決心。不過,一些地區在發展思路上至今仍然過分依賴資源、過分追求速度,要真正實現經濟調整與轉型,必須有中央政府的制度、措施相配套和引導。今年兩會,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就能看到這方面的變化。”一直關注經濟轉型問題的東華大學經濟發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代表這樣説。

  來自煤炭資源大省山西的同煤集團董事長吳永平代表表示,長時間、高強度的煤炭資源開採,給山西發展留下了不少的負資産。去年12月,山西被批准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但資源型經濟的轉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創新型工程,還需要國家政策層面給予更多關心、支援。“要想開拓創新,必須有長遠眼光。兩會是智慧和思想的集散地,每個人都有責任貢獻自己的所思所想。”

  政協委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裏清從事的是新能源行業。他從專業角度,期待今年的兩會能夠在大力發展新能源、高新科技方面,給予更多關注,高瞻遠矚,推動未來五年裏一些具有實質導向意義的政策逐漸形成,為新能源等技術和産業的迅速崛起提供支撐。

  顯然,如何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轉變思路,追求更有品質、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將是代表委員們在2011年兩會上關注的一個核心議題。

  攻堅克難

  更要有務實精神

  沒有人能繞過“改善民生”這一主題。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房價、物價、就業、看病、上學、養老、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每一個有關民生的話題,都有許多代表委員在相關區域、行業裏做過紮實的調查,今年兩會他們都有備而來。

  來自中西部農村的代表委員們,期待今年的兩會上,“三農”發展能夠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援。“趕上‘十二五’開局之年,我這個農民出身的代表對兩會最大的期望,就是讓農村人生活得更好!”申紀蘭説。

  老家在農村的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委員最關心的話題有兩個,一是農村合作醫療和社會保險,二是教育公平。“我們村去年下半年起,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從國家領取60元生活費,年底我的父親母親領到了720元錢,那個高興勁啊!其實我每年給他們的養老錢遠不止這些,但他們就是覺得國家給的錢更讓自己對未來有安全感。”湯素蘭深有感觸地説。她還期待能有更多舉措,明確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對加大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的力度。

  “中央政府下大決心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能否落實,要看各地財政投入情況,要有富有針對性、靈活性的政策措施。”閻慶民委員説。而嚴誠忠代表則擔心,目前京津滬等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政策,遠遠不能覆蓋流動人口等群體,需要在住房結構方面做更多調整,以擴大政策受益面,加大公平性。

  “關注民生,不僅要關注弱勢群體、貧困人口,也要讓經濟社會的發展給所有人帶來更好福利、更多選擇空間。這一切,都有賴於經濟發展、體制改革與政策完善。今年兩會,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點上,代表委員們深感責任更加重大,紛紛表示將切實履職,匯聚民智民意,積極參政議政,將今年的兩會真正開成一次繼往開來的盛世盛會。(記者 姜泓冰 羅艾樺 劉鑫焱 侯琳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