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農工黨中央建議加強地方戲搶救和保護力度

  時間:2008-03-11 09:18    來源:人民政協網     
 
 

烏雲斯琴

  〔現象〕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公約》。2006年,國務院正式頒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各地相繼出臺自己的“非遺”保護名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産仍然處於瀕危狀態,保護和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刻不容緩。特別是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和西方快餐文化的涌入,以方言為重要特徵的地方劇種在市場競爭中遭遇危機。


  〔現狀〕據統計,上世紀我國有地方戲360多種,目前除有60-80個生存狀況尚好外,其他劇種多數已經消亡,其中包括在戲劇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南方高腔、亂彈等古老聲腔。即使有些小劇種暫時留存了下來,也大都處於岌岌可危狀態,其傳統劇目和表演手段總體上也無法與當年相比。山西省上世紀80年代有地方劇種52個,現在僅剩28個;安徽省的地方劇種從建國初期的27個衰減到現在的7個。不少瀕危的傳統劇目,如再不抓緊搶救保護,大概不用10至20年,也將不復存在。


  〔建議〕農工黨中央建議,對於瀕危劇種,國家應設立專項保護經費,建立起有效的保護機制,保證基本經費能夠按時足額到位。對那些百姓特別歡迎的劇種,政府應該盡其所能,以財政出資或協調企業和熱心公益人士出資等方式進行重點保護。


  搶救和保護地方劇種,應採取“專業傳承與民間傳承、博物館保護與民間傳承”相結合的辦法。對於有演出市場和群眾基礎的專業劇團,政府在稅收、創作、演出場所等方面應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與幫助。對那些已經沒有演員、不能恢復演出的小劇種,也應該做好搶救性的保護工作。對目前仍有片斷留存的瀕危劇種,可以與博物館相結合利用錄音、錄影等多種方式,能留存多少就留存多少。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