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興化市的萬垛油菜田。張繁琴 攝
主持人:趙永平 朱雋
特邀嘉賓:本報記者 趙永新、賀林平、龐革平、汪曉東、田豐、馬躍峰、王薇、顧仲陽
編者按:長安街的玉蘭花綻放枝頭,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開局之年,改革開放30週年,奧運之年,今年兩會承載著更多的話題和期待。在採訪過程中,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我們真切感受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始終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主題,也匯聚了代表委員們的心聲和智慧。兩會新聞報道即將結束,我們的編輯記者坐到了一起,共同梳理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聆聽科學發展、改善民生的時代強音。
政府工作報告,實實在在,催人奮進
主持人:聽了今年溫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感受最深的一個字:實!過去五年是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的五年,是社會生産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趙永新:3月5日,在人民大會堂聽完溫總理的報告,最深的感受就是這份報告全面、務實、細緻,每一句話都沉甸甸的。在採訪時發現很多委員有著一樣的感受。政協委員王南華就感慨地對記者説,政府是關心老百姓的政府,體現在對農民關心:取消農業稅、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這幾年成效特別明顯,老百姓受益很多。溫總理作完報告給大家鞠躬時,他在心裏默默地説:“謝謝總理!”
賀林平:亮點多,實話多,這是代表委員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共同評價。全國政協委員黃慶勇説,溫總理在講過去五年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時,贏得全體代表委員40多次掌聲。擺成績的同時,沒有回避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溫總理談了經濟運作、群眾利益、國際經濟環境和政府自身建設等四個問題,都不是蜻蜓點水,一筆帶過,而是分析透徹。”
“這説明我們的政府是成熟的政府、負責任的政府”,第一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的蔡勉告訴記者,“這種誠懇的態度,讓我們相信政府有能力解決好問題。”
龐革平:總結得實在,部署工作也實在。3月16日中午,在廣西團駐地,柳州市委書記陳剛代表告訴記者:“報告完整地體現了科學發展的思想、觀點、方法,構成一個科學體系。這對我們地方經濟發展指導性很強。”
“的確是,政府工作報告語言平實,用事實和數字説話,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個關注民生、民意,科學發展的好報告。”廣西財政廳廳長蘇道儼代表説。
好字優先,科學發展深入人心
主持人:從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好字優先,經濟社會逐漸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説發展,論成就,代表委員關注的不再僅僅是速度,更多的是品質、效益。
汪曉東:以前跑兩會,感覺代表説經濟數字比較多,談發展指標比較多。這次,一個明顯感受是,數字指標説得少了,大家幾乎言必談“調整”、“優化”、“提升”。一個主題就是要“好字優先求發展”。
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南京市市長蔣宏坤代表的話:“經濟發展不像運動員比賽,不是誰跑得快誰就是冠軍,還必須跑得好,能夠持續地跑,而且還不能犯規。”鎮江市市長許津榮代表説:“不重視環保工作的領導幹部,人民群眾不信任你,自然法則會懲罰你,子孫後代會責罵你。”
趙永新: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需要以科技為動力,以科技為支撐。政協科技界的一次分組討論會上,在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委員的主持下,每一次討論會氣氛都特別活躍,委員們爭先恐後發言,不時掀起一個個小高潮;討論會結束後,委員們還意猶未盡、不肯離去,三三兩兩地“開小會”。從怎樣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到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到如何加強産學研合作……每個人都有説不完的話。
節能減排,讓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主持人:節能減排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特別重要的是,來自企業的代表委員態度更加堅決。
田豐:今年兩會,會場和駐地的辦公用紙,全部使用再生紙;代表委員房間內的空調溫度,都控制在20攝氏度以內,可以感受到,節能減排行動滲透到每個細節。
馬躍峰:節能減排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內容之一。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純濟代表講了重汽人的“大氣”和“小氣”。“大氣”,即不斷加大有利於節能降耗的技術投入。“小氣”就是把“毛巾”擰了再擰。先是“擰濕毛巾”,主要是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堵塞大的漏洞;後是“擰幹毛巾”,把節約增效細化到生産經營的各個環節;三是全體員工“擰自己的幹毛巾”,開展萬人節約增效活動,從細微處入手搞好節約增效。
民生“清單”,給百姓帶來更多實惠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的話題佔據了近1/4篇幅,從就業、住房保障到孩子上學、老人看病,列出了一張張民生“清單”。
汪曉東:關乎老百姓利益的政策多了,而且不光是挂在嘴邊的,“讓廣大人民群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正在成為生動的現實。在江蘇團,無錫市市長毛小平代表説:“發展的起點始於人的需求,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服務於人、滿足於人的發展才是科學發展。”常州市市長王偉成代表説:“小康在哪,多問問百姓。要讓老百姓感到,小康就在我身上,就在我家裏。”吳江市市長徐明代表説:“發展為了什麼?説到底,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幸福。從這個意義上説,經濟發展,民生為大。”還有很多領導幹部表達了類似觀點。執政為民的理念已深入到各級領導幹部的心中。
王薇:民生,是今年兩會上的關鍵詞。溫總理的報告中民生筆墨最重,代表委員們的發言和討論也多集中於民生問題。
民進界別內教育界人士多,農村老師待遇受到大家關注;在民革小組討論中,“住有所居”被大家熱議。梳理一下委員們有關民生問題的提案和建議,不難發現都離不開“投入”、“公平”這兩個詞。這一方面説明,隨著多年經濟高速發展,人們都希望國家的富強能夠更直接地轉化為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也提醒政府各個部門充分注意到目前城鄉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並採取有效措施縮小這種差距,從根本上化解諸多社會問題。
城鄉統籌,駛入一體化發展軌道
主持人:統籌城鄉發展無疑是代表委員最關注的話題。加大“三農”投入,取消稅費負擔,“多予、少取、放活”讓我國鄉村大地在過去5年煥發出新的活力,億萬農民臉上顯現出真心的笑意。
顧仲陽:農村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億萬農民喜氣洋洋。“三農”也成了代表委員議論的熱點話題。
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四連增”,總産量過1萬億斤。保護好糧農的種糧積極性對於保持糧食産量穩中有增至關重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産也罷,提高機械化程度降低成本也好,都引起代表委員討論。
馬躍峰: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是代表委員熱議的一個話題。在山東代表團小組會上,山東龍大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宮學斌代表説:“統籌城鄉發展,應當積極引導、鼓勵、支援農村創辦農業産業化的龍頭企業。依靠這些龍頭企業,拉伸産業化鏈條,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吸納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
山東藍翔職業培訓學校校長榮蘭祥代表説,只有農民素質提高了,農民才能實現持續增收,城鄉差距才能逐步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