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活力的制度,是不同聲音都能夠在公共機構中得到充分表達的制度。只有在討論過程中各種觀點充分交流,有暢通的制度出口,才能真正體現民主的內在要求。
今年的全國“兩會”看點紛呈,公眾關注的焦點、熱點、難點問題都通過代表委員們的發言反映到會上來。許多人注意到,會場內外的話語間出現了更多的交鋒,出現了更多的各陳己見。這樣的景象,看似不夠“整齊劃一”,實則恰是民主政治的常態。
近年來,代表委員們權利觀念和責任意識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代表委員以傳達民意為己任,踴躍建言。“我代表的是人口最少的民族”、“我作為農民工的代表,就是要為農民兄弟説話”……今年“兩會”上,這些不同地區代表、不同界別委員們強烈的角色意識,強化了為公眾利益代言的職能。“兩會”已成為不同群體利益充分表達的政治平臺,而為自己所代表的群體説話,不僅是代表委員們的權利,更是其履職的必然要求和責任所在。
“降低高端人才的個稅稅率”、“釘子戶導致房價上漲”、“女職工應建立例假制度”……不少代表委員們提出的議案、提案儘管乍聽起來不那麼關乎宏旨,有的看似“劍走偏鋒”,有的似乎語出驚人,有的彼此“針尖對麥芒”,有的被指為“代言自身利益”……但正是在這種思想、觀點的交鋒中,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匯入治國良策。各陳己見,不僅是不同群體利益關切和訴求爭相表達的生動寫照,也是當代中國社會矛盾日益複雜、利益訴求日趨多元化的具象縮影。
一個有活力的制度,是不同聲音都能夠在公共機構中得到充分表達的制度。民主,意味著對差異的包容。“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説話的權利。”只有在討論過程中各種觀點充分交流,有暢通的制度出口,才能真正體現民主的內在要求。
各陳己見、深入討論是科學決策的前奏。“資本利得稅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包括印花稅都應取消”、“現行獨生子女條例不可廢”、“取消‘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可行”……代表委員對有些議案、提案提出質疑,有助於我們從中剝離、過濾出建設性意見,為科學決策提供智慧支援,傳統節日放假的合理化建議被採納就是很好的例證。因此,對“兩會”上的爭論,不論代表委員自身,還是公眾和媒體,都應以民主的心態視之。從一定意義上説,“吵架的大會也是團結的大會”。
一個民主社會,必然有一個使公共事務都能夠得到充分討論的機制。“兩會”正是這樣一個讓所有公眾的心都隨之跳動的制度平臺,人們的心聲都能在這裡得到充分表達。有人認為,“兩會”所議國是必為“宏大敘事”,這其實是一種誤識。看病、上學、住房、肉價這些廣涉千家萬戶的民生瑣事,似微實大,因為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議好小事也能體現履行職責、參政議政能力。在平等的對話和各抒己見中找到利益的平衡點,找到更有利於民生的發展大計,這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題中應有之義。媒體理應將代表委員們的不同聲音傳遞給公眾,讓其去經受時間和社會理性的沖刷。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和社會氛圍,必將有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從今年“兩會”上各陳己見的熱烈氣氛中,我們不難聽到民主政治進步鏗鏘有力的腳步聲,不難預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也難怪有外國媒體俏皮而又意味深長地評論道,“中國的政治變得十分有趣了”。(王君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