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首頁 | 要聞 | 本網關注 | 代表委員面對面 | 最新消息 | 新聞發佈會 | 熱點話題 | 視頻 | 提案議案 | 權威解讀 | 代表委員之聲
字號:
劉長瑜代表評京劇進課堂

  時間:2008-03-11 09:00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中國訪談欄目來到了北京會議中心,為您採訪到全國人大代表劉長瑜女士。劉代表您好。

(2008-03-10 16:01:24)
[劉長瑜]:

您好。

(2008-03-10 16:01:33)
[中國網]:

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我們知道今年教育部表示,要在全國10個省市自治區進行試點,在音樂課程中增加京劇內容,並要求所有的音樂老師都會唱京劇。這個舉措是在社會上引起了強大的反響,不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呢?

(2008-03-10 16:01:49)
[劉長瑜]:

我對這件事情特別高興,我覺得是一件大好事。京劇可以説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不單在中國影響非常深遠,同時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講,能夠與我們的國粹藝術有所接觸、有所了解是非常好的事。

特別是這次咱們教育部提出來,要在中小學開展這項工作,在這之前我們大家也有這種想法,也呼籲過,這次能夠真正的實施起來,我認為這是一件大好事。

(2008-03-10 16:02:00)
[劉長瑜]:

同時,老百姓有一種説法:京劇太中國了。就是説如果“太中國了” 的這樣一門代表藝術能夠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讓我們的娃娃開始接觸,我認為是我們國家對於弘揚民族優秀傳統藝術是一個具體的舉措,所以我是雙手擁護。

(2008-03-10 16:02:15)
[中國網]:

可是我們看到很多人也説,這種舉措是無奈之舉,國家想努力挽救正在逐漸消失的中國國粹的藝術,有的人説很難達到學生這種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您覺得這種擔憂是有必要的嗎?

(2008-03-10 16:11:46)
[劉長瑜]:

我覺得,京劇這些年從國家來講很重視,有很多具體的措施。但是,京劇在廣大民眾當中,特別是在部分青年人當中確實是很缺失,但是不是就是一種無奈之舉呢,我不這麼看。我覺得不能離開我們國家的歷史看這個問題。

咱們眾所週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歷史等等,京劇也搞現代戲,當時大家覺得現代戲非常稀罕,我也非常喜歡,可以説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而且從藝術上來講,也是在發展,應該説是成功的。至於它的政治背景,我想主要是看藝術方面,所以不是無奈之舉,是一種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

(2008-03-10 16:15:27)
[劉長瑜]:

那麼是什麼精神呢?包括審美,包括我們的傳統美德,還有我們的歷史等等。因為作為京劇來講,可以説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史積澱的産物。雖然它的形成只有二百年,但是它是在積澱,是在前面的藝術、生活上積澱起來的。

所以,我想作為這樣一門被國人被世界所矚目的公認的一門藝術,今天有這樣的舉措是離不開我們國家的具體的情況。因為那一段可以説是隔斷了吧,儘管演了京劇的現代戲,但是京劇的現代戲只是博大精深京劇的一個層面,不是它的全部。

(2008-03-10 16:15:54)
[劉長瑜]:

因此,我覺得還是用那句老百姓説的話“京劇太中國了”。中國現在在崛起,而且我們取得了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各方面發展都有很大的進步,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但是應該上,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明,我們的社會也是同樣重要的。

特別這次在黨的十七大代表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報告裏面特別提到,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所以這方面京劇是我們特色,中國的特色,我們的政治、我們的文化,京劇就是太中國了,所以我認為這不應該説是無奈之舉,是積極的推進。

(2008-03-10 16:16:04)
[中國網]:

您覺得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接觸京劇的話,會對他的人生産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2008-03-10 16:16:13)
[劉長瑜]:

因為京劇真是博大精深。從它的主題,它的劇目當中所表現的有生産、有政治、有經濟、有軍事、有道德等等方方面面的影響,真是包羅萬象。我就知道過去有很多老人沒有學文化,但他卻很懂得人間的哲理,懂得很多的道理,包括法律,這些都是看戲得來的。所以,京劇很多劇目,通過劇目傳授給人民一種精神,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所以,我想這是非常好的舉措。再説,通過這個方法,這個開始,要不斷的去完善。

(2008-03-10 16:16:22)
[中國網]:

我們很多的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擔心,他們説:因為京劇就像您剛才説到的,京劇博大精深,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粹,其實我們也看到了很多他們的語言都是文言文,就怕小孩子都理解不了。您覺得這種擔心有必要嗎?

(2008-03-10 16:16:36)
[劉長瑜]:

我想恐怕小的時候理解是理解不了,就是背,比如説《三字經》、《百家姓》等等古老文學的作品。但它都揭示了人生的哲理。開始他不懂,他會背,水準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他會慢慢的感受到。所以,我想不一定都懂,接觸是好,從淺入深這是一個過程。

(2008-03-10 16:16:48)
[中國網]:

有的朋友也認為,他説京劇雖然是我們國家的國粹,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氛圍,是不是可以在有的地方就將京劇課改為戲曲課,跟自己的地方文化結合起來,您覺得這種建議怎麼樣呢?

(2008-03-10 16:16:58)
[劉長瑜]:

我們想我們考慮這個問題不要太狹隘,因為什麼呢?因為京劇它的形成是集中了東西南北中的藝術精華,包括語言。它唱腔的旋律,它的形成就是東西南北中。比如説《同舟遇》這四聲是按照中原地區方案的四聲去安排的,湖廣音就是湖北,比如説“同”字,上口字,“臉”就叫“見面”,喊叫就叫x i a n 叫,就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語言體系。這個語言體系又是古代文學、詩句押韻十三道轍,應該説是很豐富的底蘊,所以也稱京劇為國劇,不是北京的地方戲,是中國的國劇,所以叫“國劇”。不是它龐大,是它吸收了我們國家勤勞的56個民族人民的勤勞、智慧、勞動、審美。這個我是這樣看。

(2008-03-10 16:17:09)
[劉長瑜]:

另外,我想這是一個開始,隨著逐漸的擴展、深入,我想作為地方的一些戲曲,也可以逐步的納入到小學的課程裏面。而且,我想這個不是給學生上一個課,當然戲曲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門藝術門類。但是,它還是一種素質教育,一個是中國人對中國的國劇要有所接觸、有所了解。一個就是隨著時間,我們開始做到發展、深入,地方戲也有可能進入課堂,只是要有一個過程。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2008-03-10 16:17:26)
[中國網]:

謝謝您。劉代表您知道嗎,很多人都把您稱作“中國的第一花旦”,從您的身上就能折射出中國的戲曲的發展之路。能不能給我們的網友介紹一下,您是怎麼跟京劇結緣的呢?

(2008-03-10 16:17:34)
[劉長瑜]:

我不是中國第一花旦,這是我1979年到香港演出時媒體的讚譽之詞,我自己還是很清醒的。我在黨和國家特別是老師的辛勤培養下一路走過來,我覺得黨和國家對我的培養是偉大的,因此我既感到自豪,同時也感到非常榮幸,因為我是很幸運的。

(2008-03-10 16:17:46)
[劉長瑜]:

我是1951年考進中國戲曲學校,是一個中專學校。我學了8年,8年當中戲校的老師,那個時候剛剛解放不久,很多藝人沒有辦法生活,就是很困境,很困難,但是他們有一生的才藝,成立了戲校,他們進入教學,他們就把對黨和新中國的感激之情都傾注在我們這些學生身上。所以對我們特別的負責任,真是傾囊而出教給我們。

(2008-03-10 16:17:57)
[劉長瑜]:

所以,我想自己是深受黨和國家還有老師們的全方位的、非常認真的教授,所以我有了很紮實的基礎,比如説基本功和四功五法。我到現在説起來都是樹有根水有源,如果我在這條藝術的道路上,大家還覺得認可的話,我覺得首先歸功黨和國家還有老師對我的培養。因此我希望我也要向我們的藝術家學習,能夠使得我們的藝術不斷的傳承下去。

(2008-03-10 16:18:14)
[劉長瑜]:

要説京劇發展的歷程,我雖然是身臨其境的走過來,但是我沒有理性的進行總結、分析。我自己感覺,我經歷了這麼幾個過程,因為太小的時候是學戲。從1959年畢業,在沒有畢業以前,那個時候很多青年藝術家在黨的文藝政策上的百花齊放方針指引下,排出了很多新的作品,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新的題材、新的故事。

(2008-03-10 16:18:21)
[劉長瑜]:

那個時候就説旦行這個演員,覺得杜近芳老師排了《白蛇傳》、《謝瑤環》,排了一些戲,像《將相和》、《趙氏孤兒》等等,很多的戲。其中也有移植的戲,像張金秋先生的《望江亭》《秦香蓮》等等,都是好劇,我覺得那個時候特別棒,而且社會反映也特別大。那個時候是一個高潮,可以説是京劇在新中國建立以後,比如説首屆人代會等等一系列黨中央政權的指引下出現的繁榮的景象,這是一個高潮。

(2008-03-10 16:18:33)
[劉長瑜]:

然後就是在60年代,就是在1963年,中央領導同志,像彭真、烏蘭夫、周恩來總理等領導人提出了現代戲能不能用京劇來演。所以我們1964年就排了京劇現代戲,進行了全國會演。那時候全國的京劇都紛紛準備了現代題材,來參加會演。中國京劇院當時提出三紅,《紅燈記》、《抗洪峰》、《紅色娘子軍》,大家都是積極的投入。

(2008-03-10 16:18:39)
[劉長瑜]:

通過會演以後,確實涌現了一大批用京劇藝術手段表現現代生活,而且有些效果是非常好的。我覺得通過這次會演是一次極大的促進,更重要的是這些好的作品沒有就此擱下,説以後就照這個演了,不是這樣辦法,而且是不斷的深入加工,精益求精。到現在有人一説起“樣板戲”真是精,實際上就是在京劇會演之後,專家包括觀眾都投入了現代戲的作品,精益求精的過程。

(2008-03-10 16:18:59)
[劉長瑜]:

因為京劇本身是非常和諧完美的,演的都是古人,古裝戲,我們前輩也曾飾演過現代戲、服裝戲劇。但是現代戲、服裝戲演了就演了,排了就排了,就不會再精益求精了,可以説是過眼煙雲的事。因為1958年我也演過現代戲,還是學生呢,演一個從評劇移植過來的《愛甩辮子的姑娘》,是一個“肅反”就是反革命的戲,但是這些戲都經不起推敲。

(2008-03-10 16:19:05)
[劉長瑜]:

因為京劇太嚴格了。從它的形式,它的整體表演的程式,它那麼演,如果變成完全話劇家唱,就是生活,完全是自然主義的表演,這些京劇不能稱為京劇的藝術品。所以我覺得通過1964年的全國現代京劇會演,而且後來不斷調動專業人員,包括觀眾的努力,去深加工,所以成為一些經得起看,經得起歷史推敲的成功的藝術品。我就想這些作品也有政治背景,我們現在也不去談它,因為當時是那個年代。

(2008-03-10 16:19:16)
[劉長瑜]:

實際上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因為當時的政治背景本身並不會演戲,真正的主意還都是專業人員,包括觀眾提的寶貴意見,這樣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來,反覆的磨排,反覆的精益求精,最後拍成了電影。當然電影是不是完美無缺的,也不是,因此我想這個也是一個過程,也是我自己的經歷。

(2008-03-10 16:19:21)
[劉長瑜]:

後來在“文革”以後,老百姓因為對京劇還是有著很深厚的感情,這些年凈演現代戲,京劇演現代戲只能説是京劇的一個層面。更廣泛的層面是通過古代的一些故事,講人生哲理,講道德,講規律,表達的是中華民族的審美。就光演現代戲,我覺得遠遠是不夠的。

(2008-03-10 16:20:04)
[劉長瑜]:

在人民群眾的活躍下,作為演員也有這個情結。這十多年了光演現代戲,演《李鐵梅》,後來又排了《平原作戰》,又排了《草原妹妹》,就是演一個草原妹妹,我們變成了哥哥和妹妹,不是姐妹兩個。但是我覺得從小我學了八年都是古裝戲,而且有很多技巧、技藝,很多表演的手段,非常多的可愛的人物,都不能演了,都不許演了,自己也有這種慾望,希望還能夠讓我演,就和人們的要求密切起來。

(2008-03-10 16:20:12)
[劉長瑜]:

所以,“文革”以後也形成了一種熱潮,大家都紛紛來看京劇,看優秀的傳統戲,我們自己也很高興。那時候可以説場場客滿,觀眾也很熱情。有一些演員,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樣板戲沒有角色的,就等於退出舞臺了,現在就等於重返舞臺了,觀眾們非常喜愛的藝術家又和大家見面了,所以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

(2008-03-10 16:20:17)
[劉長瑜]:

而且那個時候,我自己在我們劇院領導的同事和我的同仁,其中有很多是我的同班同學,大家有一種共同的創造願望,又整理、恢復了一些過去學過、演過的戲,像《春草闖堂》、《紅樓二尤》、《賣水》等等這些戲。同時又有一些新的,我沒有演過的,自己覺得這個戲非常好,比如説像《金玉奴》等等,這樣的劇目也是學習和加大了大家更深的理解,進行了補拍,同時也移植了一些其他的劇。

(2008-03-10 16:20:29)
[劉長瑜]:

後來像我演的,開始是《紅燈照》,就是移植的川劇,這些就把移植了自己的理解,又有一些新的戲排出來,奉獻給廣大的觀眾,而且取得廣大觀眾的認可和支援。像排的《燕燕》,拍成了電視劇、藝術片,就得了全票的“首屆音像獎”,就是有大的熱情,有觀眾熱情的支援,又掀起了一個高潮。這個高潮,也可以説是我整個藝術道路上的一個最重要的高潮。

(2008-03-10 16:20:36)
[劉長瑜]:

後來,一個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另外就是我們國家的進步,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整個中國的體制、建設都掀起了非常令世界矚目的高潮。經濟上的進步、社會上的進步,可以説是全中國人民,包括世界人民都拍手稱快的。但是相比之下,由於改革開放進來一些外來的藝術門類,特別是一些通俗的,比較歡快的這些東西結合我們中國的一些,十年曆史的隔斷,從素養等方面的因素使得人們對這些外來的通俗藝術非常感興趣。

(2008-03-10 16:20:44)
[劉長瑜]:

因此,在這種衝擊下京劇就又黯然失色了,好象慢慢的覺得沒有那麼多熱情的人了,也不吸引新的熱情的人了,新的人都被吸引到另外一個領域去了。所以,京劇又開始著急,這個階段應該説是不短,大家都説:我們怎麼樣爭取年輕觀眾啊。觀眾都是灰頭髮的,白頭髮的,將來老人走了以後,我們的觀眾是誰呢?所以提出來要使年輕觀眾怎麼樣能夠接受?能夠喜歡我們,不要凈喜歡通俗的,外來的,大家都特別著急。在這個問題上,也都在積極的、努力的探索。

(2008-03-10 16:20:52)
[劉長瑜]:

因為京劇開始發展還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對於京劇要掀起新的高潮,如何能夠合上時代的節拍,好象投入還是很有限的。因此就很困難,很困難但是大家也都不灰心,都很努力,都在積極的探索。在這當中,我們這一代人,比如説50、60年代走上職業舞臺的專業人員相繼就退下來了。

(2008-03-10 16:20:59)
[劉長瑜]:

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自己的能力,覺得感到有一些力不從心。因為京劇難,不單你懂了不行,你得通過體的聲音、表情、形體、舞蹈各個方面體現出來,就是感到有一些吃力。另外,我們都有年輕的一代,包括我們有學生,有徒弟,總覺得有限的舞臺觀眾都去通俗去了,有限的觀眾,有限的演出,他再不演,等我真正上不了臺了,他也不行了。他40多也不行,他不能夠被觀眾接受,也不能夠通過實踐去慢慢的成熟、提高。

(2008-03-10 16:21:08)
[劉長瑜]:

所以當時一個是感到自己力不從心,同時我覺得應該讓臺,應該把機會讓給年輕的,我去幫他,讓他演,讓觀眾更好的認識他,幫助他,在實踐當中讓他迅速的成熟,就是有這樣一種想法。所以我們覺得舞臺不是不少,就是漸漸的更少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又有急切的心裏,希望能夠爭取年輕觀眾,希望和外來的、通俗的這些文藝抗衡,過去可以説是“一統天下”,就是非常拼命的爭,真是這樣的,我覺得大家都是非常認真的,但是我覺得有誤區。

(2008-03-10 16:21:23)
[劉長瑜]:

這個誤區是什麼? 就是想,我們爭取年輕觀眾,怎麼樣新奇,通過一些燈光、布景去吸引他們,讓他們覺得很新奇,這個想法有誤區。另外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的投入也在不斷的加大,因此現代化的手段京劇也可以用。國家也投入了,於是大製作就出現了,就是舞臺布景、燈光、水等等,雖然有的是真水,有的是通過布景的光來表現了,大製作是鋼筋水泥,亭臺樓閣都上了舞臺。

(2008-03-10 16:21:40)
[劉長瑜]:

這樣一來京劇本身是虛實結合的藝術,是通過人,以演員為中心的藝術,是通過演員描寫環境,描寫情景等等,這些大製作我不説絕對反對,但我認為這不是方向。一來京劇本體是虛實結合,就像我們的畫一樣是寫意的,全都實了,沒有空間了。

(2008-03-10 16:21:46)
[劉長瑜]:

我記得老藝術家蓋叫天説過,有人説蓋老要給您拍電影了,你這個武松打虎需要什麼布景啊,蓋老説:我就是布景,因為山,老虎來了,各種環境都通過我的形體、我的眼神演出來,不要布景。這是京劇的特點。像咱們演的《三岔口》,燈火通明倆人誰也看不見誰,這就是京劇。所以就是虛實結合,這些東西就被改了,這樣演員如何去通過你的表演去表演環境,就不被重視了,所以,我覺得就進入了誤區。

(2008-03-10 16:22:00)
[劉長瑜]:

這個誤區隨著國家投入的加大,錢是沒少花,但是這些東西不能説觀眾都不接受,好象總是覺得留不下來什麼,包括現在還在這個掙扎的過程當中。所以,我自己覺得要使得京劇真正和我們國家的前進同步起來,我覺得還是應該統一思想。就是取得補失,如何使得京劇這樣的特色藝術,就是世界三大表演體系,我們就是梅蘭芳表演體系,就是體現與體驗結合。而且是通過我們演員的表演,通過我們的演唱來塑造、講述故事。

(2008-03-10 16:22:05)
[劉長瑜]:

所以,這方面我覺得大家仍然在這個誤區當中,我希望能夠儘快的走出誤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現在儘管我覺得在這些,特別是近年來,“五個一工程”和“文華獎”在黨和政府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下,這些獎項應該説促進了京劇藝術的繁榮和發展。但是,還不盡人意。原因,我想就是有某種誤區的存在是有關係的。反正總而言之,新的京劇藝術高潮就在我們眼前,只要我們統一思想,在黨和政府正確的政策領導下,我想京劇還會有輝煌的未來。

(2008-03-10 16:22:15)
[中國網]:

您剛才在談到京劇發展的歷程當中,也給大家詳細列舉了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些發展過程,在這其中,雖然您對京劇大繁榮很有信心,您也談到現在京劇發展並不是特別理想的一些原因。我們有的網友説:現在京劇或者是整個戲曲發展不太理想的原因,其中是和從業人員的工資待遇不是很高有一定的關係。不知道您覺得會有這方面的原因嗎?

(2008-03-10 16:23:37)
[劉長瑜]:

我覺得還是有。因為什麼呢?我就覺得京劇特別難,你光有熱情,首先童子功,必須從小練,半路出家是掌握不了,它有非常嚴格的規律,你必須要從小練童子功。同時,它既是一個強體力勞動,又是高腦力勞動的一們藝術。

因為你光用體力可以完成這些技能的訓練,當然練的時候也要動腦筋去想,才能掌握,同時你還要塑造人物,用你的靈魂把場面去塑造,四功五法等去塑造。因此我覺得這門藝術是太難了,當然要一般的學還不是絕對那麼難,但是要絕對的更好的把握,就是全身心的投入都未必能把握,因此我覺得難度大,既是強體力,又是高能力。

(2008-03-10 16:24:37)
[劉長瑜]: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就是科技的進步,加速了經濟發展的進程,速度通過科技,像種糧食,袁隆平先生,還有現在的電腦、網路確實是促進經濟發展,確實是非常神奇的。作為我這種知識淺薄的人來講,覺得真是神奇,不可想像,很多方方面面都是這樣。唯一京劇機器演出部分了,非要人去演,而且要從小去練。而且你要是當一天京劇演員,只要上臺,天天就得練功,這是我的體會。

我自己在演戲的時候不敢不練,儘管我已經學了八年,工作了幾十年,可是只要在舞臺上,要演戲,就天天得練,得打,得踢腿,就是基本的一些訓練,有時候沒時間,先等會兒吃飯吧,先趕快把屋裏面的東西弄弄,説實在的別人都覺得你有點毛病,可不是,你只有這樣練了,你上臺才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2008-03-10 16:25:06)
[劉長瑜]:

作為這個行業來講,我覺得科學越發達,人工勞動越可貴。作為京劇演出就得靠自己,就得吃苦,就得吃皮肉苦,就得要絞盡腦汁,怎麼讓觀眾聽的又有韻味,又清楚,這個詞是這個演員的感情要抒發出來,所以我到現在天天都在努力,甚至到一個階段就錄下來,就覺得老學不了,這個我行了,沒有。

沒有一樣覺得我可以,都是覺得不夠,所以這個難度很大。所以,後來一些通俗文藝的進入,需要假加入百姓的一種興趣。社會發展加快了,大家都緊張的勞動,需要娛樂,需要放鬆。所以一些通俗、笑星、看相聲,看小品,大家覺得好開心,一天的勞累看完這個很高興了,那看京戲還得琢磨,還得怎麼、怎麼樣,就沒有興趣了。那麼是不是作為其他的藝術門類就簡單了,也不能這麼説。

(2008-03-10 16:25:14)
[劉長瑜]:

因為藝術門類,包括通俗的,要真達到好的,高的也是非常、非常難的。但是從收入的差別上就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這一點我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就覺得從小受罪,到現在也還得天天練,曲不離口,拳不離手,演戲、看戲的人越來越少,工資比較低,收入沒法跟歌星、笑星們這些“星”們比,覺得我們進入了貧困準備,這個我確實是有這個過程的,有這個想法的。當然,我現在不是。

我最後要説説現在的想法,因此我認為待遇偏低,也是大家的積極性受到影響的一個方面,但是我覺得不絕對。因為投入了這個行業,一輩子受益,即便你不做職業演員,你也不會扔掉京劇,即便是改行了,你還是要唱,還是熱愛,因為它上癮。觀眾也一樣,戲迷只要愛上京劇,説這種不看京劇,改成街舞了,不能説一個沒有,但大多數一輩子會愛下去。

(2008-03-10 16:25:26)
[劉長瑜]:

作為職業人員來講,儘管有些待遇上不盡人意,跟什麼比,覺得差距比較大,但我覺得這不是原因。只要讓他在藝術創作上有奔頭,調動他的積極性,使得體制結構能夠發揮他的才智,發揮他為京劇事業奮鬥的一種環境,還是願意幹的,還是可以奈得住清貧的,有這個因素,但是我覺得不是絕對的。當然我説這個話,有人説了你感情這個日子過的不困難,那説的是現成話,不是這樣的。

(2008-03-10 16:25:35)
[劉長瑜]:

我還是希望給我們京劇表演藝術家提高待遇,我每次都這樣,我是四屆連任的人大代表,我在第九屆、第十屆每天都提建議,想提高京劇表演,特別是演員、藝術家,一些基本演職人員的待遇。我希望我們京劇演員在整個社會生活當中不應該過貧下中農的生活,起碼應該過中等的。因為他從小就進入了這個職業的訓練,所以我還是希望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待遇。

(2008-03-10 16:26:14)
[中國網]:

剛才劉代表在給大家敘述的時候,也談到自己已經連任了四屆人大代表,其實我們知道您還連任了兩屆政協委員,您不僅是資深的藝術家,同時也是我們的老委員,老代表,我們想問一下,您在這個領域都提過哪些建議,有哪些被採納過嗎?

(2008-03-10 16:26:21)
[劉長瑜]:

很慚愧,我這次是連任了四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六、七屆是全國政協委員,1972年我還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我想這些反映的都是黨和人民對我的政治信任,對我的培養。我能夠有機會直接聆聽黨中央的聲音,聽到政府的決策,而且參政議政,特別是通過開會、學習方方面面的人士反映我們國家建設發展的情況,給我提供了一個學習、思考的好平臺,我是非常感謝黨中央、感謝人民對我的厚愛。

(2008-03-10 16:26:34)
[劉長瑜]:

要説這些年我也是努力的想出點什麼參政、議政,提點好的建議,但自己實在是水準有限。説讓我説説這方面的情況,想半天,我倒是時不時的也提,但我主要的還是提建議,提議案也提過。我覺得説明還是我自己小兒科,就是對我們整個國家各個方面的情況了解的還是非常的片面,非常的不夠。比如説我提過一個唱國歌。就是希望在大的聚會當中要唱國歌。為什麼?就因為我在每次開會,開全國人大,一奏國歌眼淚就出來了,我就是激動,我就是一種油然而生的激動,我就覺得我是中國人,奏了我們的國歌,我的眼淚就會出來,我就會特別激動,我想這個在重大的集會當中最好能奏國歌,就是有這種想法。這是一個。

(2008-03-10 16:27:02)
[劉長瑜]:

另外一個原因,我覺得隨著改革開放,同時有一些年輕的小孩子們,外國的一些先進技術對我們應該説是好事,要學習嘛。但同時也産生了一種妄自菲薄的一種觀念,因此我覺得近些年來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需要時刻提醒我們是中國人,要奏國歌,我就提了這麼一個建議。我就希望在重大集會的時候多奏國歌,讓每一個中國人知道我們是中國人,我的一切就是為中國的強大而努力,當然也是要為世界和平方面努力,但是首先我們是中國人,我提過這個的建議,但是最後沒有被採納。後來我覺得自己是小兒科,個人的感情在裏面。但我覺得我是對的。

(2008-03-10 16:27:10)
[劉長瑜]:

另外,我提過對京劇藝術的公共扶持。一個是覺得人的待遇,比如説我們演員的服裝,對手工的綢緞,它是一種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可以説是非常棒的優秀傳統。中國的刺繡在世界是有名的,京劇的服裝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所以,我就想從這一個層面國家加大投入,後來我記得跟一位中央領導同志説,他説:你簡直是胡説八道,不可能,國家有這麼多事要做,哪能給京劇投入這麼大呢,不可能。我覺得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不了解國家全面的情況,提供議案就是這些。

(2008-03-10 16:27:29)
[劉長瑜]:

提供建議,就是好戲大家演,為精品不斷的推敲大家都來演,為這個偉大的時代留下“傳世之作”。還有關於國家直屬機關,比北京、比山東和一些地方的京劇團待遇低一大塊,也為這個事寫過建議。另外也建議過成立戲曲博物館,覺得戲劇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它反映了一種東方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有政治、有經濟、有道德等等方方面面,所以我覺得應該建立這樣一種機制。對後人是一種學習,知道我們的歷史,對於今後如何進一步去發展,去創新有這樣一種根基,我提過這樣的建議。當然都沒到時候,還沒有得到解決。

(2008-03-10 16:27:39)
[中國網]:

那您今年帶來什麼樣的建議、意見和議案嗎?

(2008-03-10 16:27:46)
[劉長瑜]:

我今年還是沒有建議,沒有那個水準。我今年主要帶了一個什麼建議呢?就是對於京劇表演藝術的初級教育能夠免費,能夠納入到義務教育當中。前面我説過,要練童子功,因為我們的前輩藝術大師差不多都是十來歲,甚至於更小的時候就開始練功了。如果到十二、三歲就晚了,一個是韌帶、軟度很不規範,角度等等太多了,一時都説不完,必須得從小練。像刻模子似的,橡皮泥,泥巴要是捏了,都幹巴的話,一捏就碎了,必須得小的時候把模子刻好了,將來怎麼也變不了,這個就是童子功。可是童子功就是十來歲,小孩還上學呢,現在如果是小學畢業再來練,應該説是晚了,應該是在四年級左右就要進入。

(2008-03-10 16:28:02)
[劉長瑜]:

現在我們社會的情況,我覺得一個是藝術本身需要童子功,需要練、從小練。一個就是現在社會的情況,都市裏的小孩,獨生子女吃不了苦,來了學校以後不好教育,不好管,當然也不是絕對,是都市裏面有這種現象。還有因為學費不低,一年的學費大概有6000-8000,加上食宿,一年下來一個小孩差不多得1萬多了,一般的家庭應該説承受起來不是很容易的,也是很不容易的。

(2008-03-10 16:28:15)
[劉長瑜]:

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一般勞動者如果拿出這個錢讓小孩學戲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一些基層的孩子,不敢説貧困吧,反正不是太富裕的家庭,這樣就把很多生源拒之門外了,有這方面才賦、天賦的孩子就不能進學校學習。特別是一些農村的孩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裏貧困一點能吃苦。你説練功、吃苦,能夠特別的敬業,我覺得貧困的孩子優勢大一點。因為現在上海、南京等等一些城市初級教育附中免費。有一次我帶著在上海的戲校附中的學生到香港去慶祝回歸10週年活動,我覺得他們很不錯,挺能吃苦的。

(2008-03-10 16:28:28)
[劉長瑜]:

所以,現在我們的技校還是收費的,一收費很多孩子就來不了,生源就有限。現在一部分生源是在都市裏面的,又是獨生子女很嬌養,所以你那樣練功很殘酷,雖然比不了雜技,但是我練功很殘酷,像練腿,練韌帶,小時候都會哭,晚上睡覺就哭,白天也都哭,練的嚎,叫爹叫媽的都有,是挺累的,可這就得從小就給打下的功夫啊。

(2008-03-10 16:28:35)
[劉長瑜]:

因此,我覺得小孩子們來學習,老師很為難,老師現在就説:哎呀,這些學生是我們的上帝啊。為什麼呢?他們教學費,給錢啊。而且來一個學生,國家就撥一份錢,這兩方面的資金支撐著辦學,這樣老師的待遇就可以,學生多,待遇就好一點。所以老師是學生給他錢的,學生就是上帝,你面對上帝,你給他劈腿,你給他嚴格要求,他説我不學了,我退學了,我走了,學生走了,老師就説學生怎麼辦啊,這個資金就困難了,所以我想這個是不是可以考慮免費。因為這個年齡是在受義務教育的年齡段,能不能納入到義務教育。但這不是義務教育不選擇一般的小學那樣,就是就近讀書,現在又免除都市裏的學雜費了,國家的投入是很大的。

(2008-03-10 16:28:43)
[劉長瑜]:

因此,如果説把京劇表演這個門類的初級教育納入到義務教育當中,我覺得人才才能夠突出,從小給他練紮實的童子功,然後刻苦的學,刻苦的練,最後他能夠成才,才能夠成為大才。如果就是大概勤學一學,不紮實,成不了大才。我斷言要成不了大才,必須要刻苦,而且是一輩子刻苦,要練童子功,所以小時候的基礎最難,所以我建議要納入義務教育內。同時國家加大投入,不能説因為我們免費了,老師也減半了,那可不行。

(2008-03-10 16:28:58)
[劉長瑜]:

老師很不容易,因為我就是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成長起來了,因為有的時候我們翻功,老師就要抱我們起來,挺胸,張開手,然後他慢慢往下放你,老師也需要體力。另外他要唱,教你怎麼吐字,要唱出身段,武戲、格鬥等等,老師都得做。所以我覺得老師特別辛苦。因為我覺得不能因為我提這個建議,使我們辦學校的經費減少了,老師的待遇降低了,我可是罪人。我倒不是怕得罪老師,是我自己知道老師的艱辛。這樣我們的京劇、國劇、國粹才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跟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復興,我是這樣想的。

(2008-03-10 16:29:11)
[中國網]:

好的,謝謝劉代表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今天也是“三八婦女節”,在這裡我也代表所有中國網的網友祝您節日快樂,還有一個請求,因為很多網友知道我們今天要來採訪您,就是非常希望看到能夠通過中國網一睹您的風采,您能不能清唱幾句,給大家來一小段呢。

(2008-03-10 16:29:22)
[劉長瑜]:

謝謝大家,我知道很多朋友們關愛我,也很想了解我的情況,我在這裡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愛,我一定會努力為京劇的繼承發展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我也説我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我趕上這麼好的時代,我趕上這麼好的人民。我現在虛歲68歲,已經是老年人了,但是我自己對於京劇的熱愛,可以説是癡心不改的。

(2008-03-10 16:29:43)
[劉長瑜]:

希望我唱一段,我也是怕大家倒胃口,因為年齡大,彈性都都差了。我每次在唱之前都得練一練。因為我是花旦,如果説我光唱,把我的水準給局限了,加上表演,唱一段花旦吧。我給大家練幾句我的成名作,《賣水》唸白。裏面的內容是:他請小姐進花園了,借賞花觀景為名,等候小姐忠良之後的未婚夫的到來,小姐願意嫁給他,可是老爺還是退婚了。有這麼一段唸白:哎呀,天到這個時候了,那個賣水的怎麼還不來呀?哎,有了……。(現場演唱)

(2008-03-10 16:29:55)
[中國網]:

我們再一次目睹了您的風采,非常感謝您今天接受我們的採訪。

(2008-03-10 16:30:53)
[劉長瑜]:

也希望網友朋友們聽我説的這些話是我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但是很不全面的,甚至還有錯誤的,希望網友們批評指正。

(2008-03-10 16:31:12)
[中國網]:

謝謝您,劉老師給我們唱的太棒了!

(2008-03-10 16:31:22)
 
編輯: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