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後危機時代更需合作與包容

時間:2010-02-01 13:2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新華國際時評)後危機時代更需合作與包容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改善世界的狀況:重新思考、重新設計、重新建設”是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對於剛剛走出“重症監護室”的世界經濟,這樣的命題正當其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帶去了中國的“重思”:只要以合作的精神共謀發展,以包容的態度共創未來,世界經濟就能走出一條健康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當全球化高歌猛進之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驟然而至並迅速演變為全球經濟衰退。然而,危機迅速凝聚團結合作的力量。在最緊迫之時,二十國集團召開峰會協調宏觀政策,協同出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表明瞭全球共禦危機的強烈意願。

    如今世界經濟復蘇態勢明顯。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將達到3.9%,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10%,成為復蘇的領跑者。李克強指出,全球經濟初步擺脫困境,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

    然而,危機尚未結束,復蘇基礎仍不牢固。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就警告説,失業問題、債務問題、資産泡沫等問題依然是高懸在世界經濟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經濟復蘇的基礎還異常脆弱,不排除二度衰退的可能。避免復蘇過程的曲折,降低復蘇過程中的風險,更需要國際合作。

    全球經濟復蘇風險重重。隨著危機的緩和,更大的隱憂在於各國合作意願減弱,進而陷入“囚徒效應”,使復蘇的“嫩芽”提前夭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期貿易保護主義沉碴泛起和有關退出策略的政策博弈。儘管目前復蘇勢頭漸強,但並非不可逆轉。上世紀大蕭條的教訓當引以為鑒,一場保護主義浪潮就會使一切救市努力前功盡棄。目前,國際社會應當化承諾為行動,堅決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使市場更加開放。

    至於頗具爭議的退出策略,全球協同也至關重要。歷史告訴人們:無序的、不合時宜的“退出”只會帶來嚴重後果。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後,各國在退出機制上未能協調,結果破壞了復蘇進程,並導致很多國家陷入二次衰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在達沃斯表示,當前世界宏觀經濟復蘇還很不穩定,在退出方面,需要全球共同合作、一致行動,避免由於退出步調不一而對經濟産生新的波動。

    世界經濟健康復蘇需要國際合作,謀劃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國際合作。金融危機的爆發已經表明,缺乏合作與協調的全球化是不可持續的。面對前所未有的全球性挑戰,各國休戚相關,難以置身事外,唯有精誠合作才能共渡難關。

    平衡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重要。國際社會應當從全局和長遠考慮,加強南南、南北合作,完善促進平衡發展的國際機制,如期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使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這樣做的意義還在於,通過拉動發展中國家經濟來激活其潛在需求,擴大世界市場容量,進而促成世界經濟多元發展格局,降低因全球經濟增長集中度過高導致的系統性風險。

    金融危機表明,面對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與新興大國群體崛起,二戰後形成的由少數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治理架構已不能適應新的形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經濟全球化步伐超過了政治和心態的全球化”,“我們變得更為相互依賴,共同行動的需要在增加,但我們卻缺乏高效和民主的機制框架”。

    構建一個更有利於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全球治理體系以適應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已成為各方共識。正如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所言,“當前多邊體制似乎無力解決根本問題”。他呼籲讓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進入全球政策討論核心。後危機時代,一個體現平等參與、合作包容原則的全球治理結構將更符合時代的要求。

編輯:胡珊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