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我的前輩校友林覺民

時間:2011-09-22 16:58   來源:台灣網

  4年前,我考入百年名校福州一中。班主任告訴我們這群高一新生,福州一中歷史上有位著名的校友——黃花崗起義烈士林覺民。他的名言“為天下人謀永福”,乃一中人畢生之追求

  10多年前,尚在小學讀書的我初次來到我家附近的林覺民故居。那時,三坊七巷-南後街歷史文化街區尚未整修,沒有如今的繁華與喧鬧。故居那三進的院落顯得有些落寞:頹圮的風火墻上爬滿青苔,明清時期風格的大門朱漆淡褪,青石板小路凹凸地積著雨水,院落的梅花稀疏凋零,泛黃的《與妻書》靜靜地躺在玻璃展櫃裏……

  説到林覺民,就不能不提他那膾炙人口的《與妻書》。在我看來,《與妻書》是和林覺民的名字緊緊聯繫在一起的,仿佛離了《與妻書》,英雄的形象便遜色不少。福州一中人引以為豪的那句“為天下人謀永福”,就出自其中。

  今年寒假,在津求學的我返回家鄉,驚異於整修後三坊七巷-南後街歷史街區的繁華喧囂、遊人如織。“七巷”之一的楊橋巷早在上世紀中葉就被拓寬為馬路,林覺民故居的大院仍佇立於路的盡頭。恰逢辛亥革命一百週年紀念日,我再次瞻仰故地,尋找那些被歷史散淡了的痕跡。

  風火墻包圍的三進院落已被休憩一新,校友林覺民的銅像也新上了漆,目光炯炯地望著遠方。當年的廂房被改建成文物博物館,刻上歷史痕跡的書稿、文具、武器……與相配的解説詞歷歷在目。《與妻書》尺素泛黃,上面密密麻麻的小楷娟秀依舊,以致我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寫得一手娟秀好字的文弱書生,竟想用瘦弱的臂膀,拱翻一個封建王朝。這方白絹上,“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字句再次撼動我心。高中時代,《與妻書》是我們福州一中人的必備篇目,而今,隨著時光的流逝,文中的許多詞句在我腦海中已不再清晰,唯有此七字,深深鐫刻於心。

  有人説,黃花崗起義是失敗的,林覺民們以卵擊石,幻想大同世界,他們就義後,兩廣總督張鳴歧依舊趾高氣昂地坐在審判席上發號施令;有人説,武昌首義、辛亥革命是不徹底的,封建思想和習俗依舊根深蒂固,因此《阿Q正傳》中的老尼姑以為革命是禍根,《藥》中的夏瑜拋灑的熱血竟成為愚民的食物。

  但不要忘了,夏瑜的陵墓邊有鮮亮的花圈,星星之火終究可以形成燎原之勢。林覺民們犧牲的價值也恰恰在此。辛亥余響在歷史的天空中回蕩,林覺民們壯烈犧牲,熊秉坤軍官打響摧枯拉朽的第一槍,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南湖畫舫上誕生中國共産黨,國共合作消滅軍閥、取得抗戰勝利……

  和平年代裏,我們紀念百年前的辛亥槍聲,我們銘記辛亥余響和為之獻身的先烈,就是對英雄在天之靈最好的慰藉。(林哲)

編輯:普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