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談辛亥(八) :在漢口之戰的十六天裏

  時間:2006-09-22 11:10    來源:     
 
 


 
    
在漢口之戰的十六天裏
 
龔松珊

  辛亥年,我剛滿二十一歲,先在新軍三十標二營當通訊員,後又下棚當兵。十月十日(即農曆八月十九日)清晨,彭、劉、楊三烈士就義後,我標右隊排長張廷輔繼而被捕,消息傳至我營,有人説革命機關大都被破壞,也有人説,名冊已被搜去,清吏正在按名逮捕。一時人心惶惶,不知所措。這時,我隊革命黨代表王文耀等立即秘密集會,認為必須及時發難,力挽危局;並派出代表與各方聯繫後決定,由工程八營首先發難,以槍聲舉事信號。
    
  待到起義槍聲一響,三十標第二營駐武昌的約二百人(另有兩隊駐漢口),和第三營全體響應,投入戰鬥。
   
   十月十一日軍政府成立,我所在的三十標編為第四標,標統為謝元愷(原任三營左隊隊官),于十月十七日開往漢口劉家廟,抗擊南下清軍。
    
  清軍剛剛開到,前線兵力不過千人,大隊人馬在三道橋以北。民軍針對這一敵情,立即向清軍發動進攻,當推進至劉家廟西北時,敵艦開來助戰,因炮火猛烈,民軍多係新軍,一時不能結束戰鬥,只得暫退大智門。這時民軍後援部隊中的機關槍隊,以及敢死隊隊長方興、馬榮等先後率隊到達;清軍立腳未穩,即被殺得大敗,死傷無數;民軍又佔領了劉家廟車站。不多時,清軍反攻,水陸兩路並進,炮火密集,民軍只得且戰且退,居民及工人紛紛趕來助戰,拆毀鐵路,使清軍一列火車出軌翻車,但民軍亦有較大傷亡,管帶趙承武、排長劉國璋及雷世愷等人犧牲。
    
  就在這天午後五時,一列火車滿載清軍向劉家廟增援;民軍集中炮火,猛烈轟擊,加上群眾助威,一時槍聲、炮聲、殺聲、喊聲,驚天動地,敵軍聞而喪膽,開始向三道橋以北潰退。我們截獲了清軍糧食六百擔、子彈四百箱,背包、雨衣、皮鞋各三千件,帳蓬四百床;附近居民及鐵路員工主動擔任後勤,爭相搬運戰利品;老人婦女為民軍燒茶送水,商會亦專備食品慰勞民軍。
    
  當晚七時後,清軍主力又進抵丹水池、頭道橋一線,民軍第四標標統謝元愷率步兵二營,炮兵一營,利用鐵路溝堤掩體,向清軍開始攻擊,雙方各自依託有利地形,相持約二小時。這時,步兵管帶楊傳邊率隊衝鋒,將清軍壓至二道橋一線。

  第二天下午(十月十八日),民軍暫在造紙廠設防;敢死隊隊長天斌自告奮勇,向灄口之敵進攻,頗有斬獲。這時軍政府任命謝元愷為前敵司令,徐少斌為前鋒司令,第二協所部均在造紙廠集中待命。十月十九日,徐少斌率隊前進至三道橋以北地帶,向清軍陣地猛撲,不料遭到清軍伏擊,徐少斌中機關槍彈數處,壯烈犧牲。
    
  十月二十一日謝元愷率隊再攻三道橋,因在橋上目標過於集中,清軍用機關槍密集掃射,民軍傷亡較大,只得退回原陣地,修築工事,再圖出擊。相持至十月二十七日,清海軍偷襲至江岸,向民軍陣地側面炮轟,民軍猝不及防,死傷近五百人,只得退守大智門。
   
   正當民軍一時失利的關鍵時刻,民軍內部出了叛徒。指揮官張景良原係清軍標統,首義那天隨革命反正;因其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懂得軍事,大家公推他擔任指揮。不料張景良甘心投敵,趁生死關頭,原三十標第一營後隊隊官羅家炎任彈藥軍械官,僅發給士兵每人子彈兩排,子彈打完即伏地待援。實則借此迫使民軍放下武器,束手就擒。而張景良本人此時尚在歆生路(即現在江漢路),袖手旁觀。不久,果然清軍分兩路壓境,一路由三道橋正面而來,一路由姑嫂側面進攻,民軍不支,只得退守大智門。但張景良與羅家炎這兩個陣前通敵的民族敗類,最後終於自食其果,被軍政府槍決。
    
  為了重鼓士氣,謝元愷親自出任前線司令官,第二標在右,第四協在左,分頭並進;清軍雖然炮火猛烈,民軍在進抵劉家廟附近時,謝元愷一聲令下,士兵立即槍上刺刀,殺聲震天地衝入敵陣,展開了一聲短兵相接的肉搏戰,殺得清軍喪魂失魄,棄陣而逃,劉家廟遂為民軍剋復。可是民軍連日奮戰,亦已疲憊不堪,十月二十八日,清軍大批開到,第四協統張廷輔受傷,大智門棄守、謝元愷又親率民軍幾次往返衝殺,雖然重創了清軍,但民軍連日傷亡亦近二千人之多。這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忠骸,由中國紅十字會自動出面,收葬于漢口六大堆烈士公墓。 
    
  十月三十日,謝元愷與炮隊隊長蔡德懋商定步炮配合作戰方案,由謝元愷督隊在前,炮隊在後發炮掩護進攻。但當炮隊向前推進途中,被清軍發現,用新運到的十生的大炮,集中火力向我炮隊猛轟,我炮隊官兵傷亡較大,蔡德懋亦中彈犧牲。謝元愷得知蔡德懋犧牲後,義憤沖天,拔出指揮刀,帶隊衝向敵陣,因目標過大,亦中彈陣亡。民軍只得退守劉祥花園一帶,在謝元愷親自指揮下的這兩場激烈的戰鬥,真可説是殺得鬼神皆驚。尤其這幾位英勇戰將,以及敢死隊隊長馬榮、李忠義、李繼等為國捐軀的壯烈情景,實在令人崇敬,終身難忘。 
    
  十月三十一日,清軍以步兵一標,由後湖堤迂迴民軍右側,猛攻我陣地;用退管炮數尊,以燃燒彈射擊,燒燬大批民房。民軍不支,漸退至張美之巷、六渡橋、滿春路一帶。此時,郭秉坤率尖兵連,攻歆生路之敵,奪回已失去的山炮四尊,子彈數十箱。熊秉坤又率隊向橋口,將近麵粉廠,與清軍在鐵路外遭遇,清軍火力甚猛,民軍又有大量傷亡。同時,清軍又控制漢口市區,置機槍于高大建築之上,居高臨下,民軍終於無法支援,于十一月二日,撤退武昌。 
   
  以上是我參與漢口之戰十六天的親身經歷,當時僅憑一腔愛國熱血,投身革命戰鬥,對革命真理尚不深知。今日回憶往事,革命先烈們的種種神情,歷歷在目,可歌可泣。現在我已年逾九旬,余華有限,惟望完成統一建設大業,以慰孫中山先生和創建民國的先烈們的在天之靈。


(來源:湖北電視臺網站)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