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持久抗衡:中國是維護亞洲戰局的支柱力量

  時間:2005-09-11 18:41    來源:     
 
   


  日本侵華戰略的調整——武漢會戰後,日本被迫改變“速戰速決”的方針轉為“戰略持久期”。但它無時無刻不想儘快“解決中國事變”,隨著世界局勢的發展,中國問題已不單僅僅是中國局部的問題,而且成為影響制約其南進北進的稱霸世界戰略和以後太平洋戰爭局勢演變的重要環節,如何“解決中國事變”越來越成為日本政府和大本營戰略考慮中使用頻率最高、又最無可奈何的詞。
  圍繞解決中國事變為侵略戰爭服務的中心,在總的“以華治華、以戰養戰”方針下,日本對華戰略的具體實施隨著戰局的演變經歷了幾次調整:
(一)南進之前:政略進攻、戰略持久,對中國國民政府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
  政治誘降:1938年,日本進行拉攏蔣介石的“桐工作”,遭到可恥的失敗,但將一貫主張對  日妥協投降的汪精衛及其集團拉下了水。汪精衛汪時任國民黨副總裁、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參政會議長,地位僅次於蔣介石。汪的恐日心理由來已久,是九一八事變以來 “不抵抗”政策和一些列賣國投降協定的主要指揮者。汪曾在1935年即遭到愛國人士的刺殺,受了重傷,差點丟了性命。從1938年初開始,汪秘密與日本進行了聯繫。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及其投降集團終於從重慶出逃,投入日本懷抱。 29日,在越南河內發表致蔣介石等的《和平建議》電報,即臭名昭著的《艷電》,竟然將日本打扮成對中國完全沒有任何野心的“友好”國家,要求國民政府拋棄抗日國策對日本和平談判。汪的可恥行徑立即遭到全國人民強烈申討,企圖破壞抗戰的陰謀完全破滅。1939年5月31日,汪飛赴東京,與日本政府商談建立偽政權事宜。1940年3月30日,汪記“國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當天,中國真正的國民政府下令通緝汪精衛。8月31日,汪又與日本簽訂《中日基本關係條約》,規定汪精衛“國民政府”,從政治上必須完全追隨日本、經濟上完全為日本服務、軍事上完全受日本指揮。南京偽國民政府名義上為中央政府,實際“政令不出南京城門”,各地都由日軍分而治之。此後,日本、德國、義大利及其他法西斯仆從國相繼承認汪政權。汪精衛偽政權完全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傀儡政權,是日本“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政治誘降的産物。自此,“汪精衛”成為“漢奸”的代名詞,遺臭萬年。但是,汪精衛集團只是一小撮民族敗類,這也從反面印證了中國最廣大人民堅定不移的抗日意志,他們用堅強不屈抗戰到底和最終的勝利回答了日本侵略者和少數漢奸賣國賊的卑劣企圖。
  軍事進攻為輔:如對正面戰場頻繁的戰役進攻、封鎖中國的國際交通線、對重慶等中國戰略大後方進行瘋狂的轟炸等。重點實行對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戰場的“掃蕩”,以“鞏固佔領區治安”,但由於根據地軍民的機動靈活堅強有力的打擊,使日軍只能將作戰原則規定為“在短時間內實施短促的奇襲作戰,但以不擴大佔領地區並返回原駐地為原則”,而不敢在根據地久留。
(二)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尤其是日本接連遭遇失敗後的對華戰略戰術:實行所謂“對華新政策”,加緊實行“以華制華、以戰養戰”,重點扶植汪偽政權利用其為日本日益緊張的軍事、經濟和政略服務。
  隨著戰爭的持續發展,日本的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嚴重,日本不得不加緊掠奪中國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並且可以從中國戰場釋放部分日軍越來越有限的兵力進行世界大戰。通過加緊扶植汪偽政權,既可以利用其為之效力,又可以騰出手來從事戰爭,還可以蠱惑人心。為此,演出了與日汪簽訂所謂平等互助的“新協定”,交還租界、廢除治外法權等鬧劇,汪偽政權竟還可笑地向英美宣戰。
  更有甚者,日本指揮被其奴役的國家召開所謂“大東亞會議”,宣稱“大東亞戰爭”是為了“使大東亞從英美的桎梏下解放出來”等虛偽十足的口號。實際上,近代史上英美各國曾給中國和東南亞人民製造桎梏不假,可是,日本何曾是為了解放東亞人民呢?完全是為了取代英美等國的統治罷了,其殘暴專橫更有過之而無不及,更何況,隨著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發展,國際關係已經掀開嶄新的一頁,舊的國家關係已經逐漸被打破,中國已經成為盟國中重要的平等的一員。因此,所謂“大東亞共存共榮”完全是日本為侵略戰爭服務蠱惑被其佔領奴役的國家人民為其效命的欺騙之辭,僅其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殘酷暴行就足以證明了一切。
  從日本侵華戰略的各項調整看,日本已完全失去了徹底戰勝中國的信心,體現出一定的消極防禦態勢。當然,日本的各種進攻,給中國的抗戰帶來了困難和重大犧牲,但中國人民頂住了日本的各項進攻,堅持併發展了抗戰,從而也贏得了世界人民和盟國的讚賞、支援和更多的援助。日本的進攻越是瘋狂,反而越是促進了盟國的更加團結和密切合作,日本的力量也將被逐漸耗盡,中國持久戰戰略的目的就日益接近完成。

一、 黃土嶺勇殲敵酋

  黃土嶺戰鬥,是 1939 年 11 月八路軍在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淶源、易縣交界山區取得的一次反“掃蕩”的輝煌勝利。
  1939年10月底,日軍調集重兵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大掃蕩”。11月3日,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一團、第三團及第三軍分區第二團等部隊,在河北省易縣雁宿崖地域,將從淶源城出動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第一大隊500余人全部殲滅。敵酋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惱羞成怒,于4日淩晨親率第二、第四大隊1500余人,由淶源城出發,再次向雁宿崖、銀坊方向急進,聲稱要與八路軍主力“決戰”。
  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一團團長陳正湘派出小部隊,利用山區有利地形,不斷襲擾、側擊日軍,以掩護主力部隊隱蔽休整。5日,當日軍進至張家墳、銀坊一帶時,陳正湘認為,日軍繼續南進,將會威脅到軍區和冀中軍區後方的安全,必須拖住日軍,將其引到黃土嶺、寨頭方向。
  6日,陳正湘組織部隊寬正面、大縱深分散配備,利用地形,加大了向銀坊推進日軍的側擊力度,抓住日軍急於尋找八路軍主力決戰的心理,誘其東進,阿部規秀果然中計。當晚,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根據敵我兵力對比和優越的地形條件,下達了集中主力部隊,殲日軍于黃土嶺至寨頭地域的作戰命令。部隊在群眾的熱情支援下,向敵人展開全面的激烈攻擊。經過反覆衝殺,敵人主力被迫聚集在黃土嶺、上莊子附近東西走向峽谷的河灘中, 阿部規秀在北面山谷的獨立小院中指揮戰鬥,並組織兵力佔領了孤石山及上莊子南面山腳一線窄窄的山梁。這時, 八路軍炮兵連發揮炮兵的威力, 向溝裏集中轟擊,瞬間,炮彈在敵人指揮所附近爆炸。在獨立小院中指揮作戰的阿部規秀被八路軍迫擊炮彈擊中,頃刻斃命。
  黃土嶺戰鬥,擊斃了日本素有“名將之花”稱譽的阿部規秀中將。擊斃這樣的日軍高級指揮官,在華北戰場還是第一次,在中國人民的抗戰史上也是第一次。這一戰役,一掃侵華日軍之驕橫,震驚了日本朝野,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抗戰軍民的士氣。

二、 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正太鐵路,從河北石家莊到山西太原,橫越太行山脈,全長200多公里,是連接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脈。1939年冬以來,日軍推行“囚籠政策”,企圖以鐵路為鏈、碉堡為鎖,壓縮圍困根據地。正太鐵路是日軍“囚籠政策”的重要支柱。日軍在正太路沿線大小城鎮、車站和橋梁、隧道附近,築有堅固據點,各以數十至數百人守備,經常派裝甲車巡邏。鐵路兩側10至15公里的要點,還築有一線週邊據點。日軍妄稱正太路沿線是“不可接近”的地區。為此,八路軍總部積極醞釀打擊正太路的作戰,以打破日軍的封鎖、打通各根據地之間的聯繫,同時切點山西日軍的運輸補給線。
  正面戰場的不利形勢極大地推動了戰役實施。國民黨政府內部自棗宜會戰後宜昌失守後,由於國內國際各種不利形勢的影響,抗戰意志空前低落,出現嚴重的妥協投降危機。為此,八路軍總部決定以積極行動打擊日軍,在華北戰場創立顯著戰績,以興奮抗戰軍民,爭取時局好轉。這是迫切的政治任務。
  八路軍的作戰部署是,以晉察冀軍區、129師重點進行破壞正太鐵路的任務,以120師破壞同蒲路及周邊主要公路,牽制敵人。破襲正太路,敵必然由平漢、同蒲路東西兩面反撲,為阻敵增援,八路軍相機展開廣泛的破襲戰。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第129師、第123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的第3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到1941年1月24日反“掃蕩”結束,歷時5個多月。
  百團大戰經歷了兩個主動進攻和一個“反掃蕩”階段。
第一階段從8月20日到9月10日,為時20天,中心任務是破壞日軍交通,重點摧毀正太路。前10天,晉察冀軍區、129師主要破擊正太路。20日夜20時,八路軍避開日週邊據點直奔正太路主目標,同時向正太路全線突然發起奇襲,日軍措手不及,全線被動。
  八路軍提出“不留一根鐵軌、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個車站、不留一個碉堡、不留一座橋梁”的口號,“讓敵人用腳同我們賽跑”,“讓敵人用牛驢搬炮彈、飛機大炮”。八路軍展開攻堅戰,端掉敵一系列據點。每攻克一處,便使用各種可能的辦法,如爆破、火燒、搬拆、水淹等,將之徹底破壞。如敵之重要燃料基地井阱煤礦,八路軍將在之破壞無余,使其半年內不能恢復生産。日軍遭受沉痛打擊,竟然向我軍施放毒氣。這一階段作戰,使日軍正太路大部被破壞,交通完全中斷。
  後10天,回過神來的日軍立即組織部隊增援,進行反撲。八路軍則一邊相機繼續破擊正太路,一邊主力機動靈活地從內線轉移到敵之外線,撤出正太路打擊增援日軍。在正太路作戰的同時,120師在晉西北以破擊同蒲路為中心配合作戰,在晉西北廣泛破擊同蒲路及周邊主要公路,一度切斷了同蒲路北段及幾條重要公路日交通線,牽制了大量日軍使其難以增援正太路,有力支援了正太路作戰。
  第二階段:從9月22日到10月上旬。目的是擴大戰果,基本方針是繼續破壞敵人交通,摧毀深入根據地的某些據點。不過,日軍受第一階段打擊的教訓,加強了據點的守備,提高了警惕,並繼續進行毒氣戰。同時,日軍大量調動、集結,八路軍總部判斷日軍將對我根據地反撲掃蕩,遂主動停止對日軍的進攻,部署反“掃蕩”作戰。
  第三階段:從10月6日到翌年1月24日。日軍在一個多月裏的廣大地區連續遭到八路軍的兩次大規模攻勢打擊,損失慘重,受到巨大震撼,深感八路軍力量的可怕和對其威脅的嚴重。為此,調集重兵,從10月6日起,先後對我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報復“掃蕩”。我軍連續作戰未及休整,隨即便投入反“掃蕩”作戰,但由於日軍兵力集中瘋狂報復,還是給根據地造成了極大損失。日軍深入我根據地,施行瘋狂的“清剿”和燒殺搶,企圖消滅根據地軍民的生存條件。八路軍則以適時機動的遊擊戰對付掃蕩日軍,不斷尋機殲滅一部日軍,震懾敵膽,使日軍不敢以小部隊分散行動。日軍難以尋找到八路軍主力。在某些地區,敵想修建據點和公路,企圖久佔,被八路軍堅決消滅。但是,日軍的大肆反撲、“掃蕩”,也使抗日根據地遭到重大損失,給根據地軍民帶來了嚴重困難。
  百團大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百團大戰大大提高了共産黨、八路軍的威望,揭破了八路軍“遊而不擊”的謊言,鍛鍊、考驗了八路軍的作戰力量。同時,它沉重打擊了日本的“囚籠政策”,日軍自稱 “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的鉅款方能恢復”,對日軍震撼極大。此後日軍對情報機構進行了空前改革和加強,進一步明確了在華北以中共軍隊為重點的指導思想。日軍華北方面軍稱此役為“挖心戰”,將每年的8月20日定為“挖心戰”紀念日。同時還引起日軍內部産生“不應變更傾注主力於中國的主旨”的爭論,因而推遲了日本南進步伐。
  更重要的是,百團大戰是在中國正面戰場處於嚴重妥協投降氣氛下取得重大勝利的,極大地振奮了全國民心、士氣,受到國際上同情中國抗戰的國家的高度讚譽,牽制了大量日軍,減輕了正面戰場壓力,推動、鼓舞了正面戰場繼續抗戰的鬥志,使日本誘降企圖終於遭到可恥的失敗。

三、 各種形式的敵後遊擊戰

  抗日戰爭中,根據中共中央制定的敵後戰場遊擊戰的基本戰略戰術,抗日根據地軍民發揮無比智慧,在廣袤大地上,充分利用豐富的山川、平原、河流等各種地理條件,創造性地開展了各種形勢的遊擊戰,如地雷戰、麻雀戰、地道戰、圍困戰、破襲戰等等,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
  地雷戰,是以地雷為主要武器進行的作戰,用地雷毀傷敵人有生力量及其技術裝備,封鎖和限制敵人的行動,削弱敵人的戰鬥力。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軍民,運用地雷戰巧妙地同敵人進行鬥爭,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作戰。地雷戰通常與伏擊戰、麻雀戰、地道戰、圍困戰等戰法相結合,要求熟練地使用地雷裝置,掌握敵人行蹤,巧妙地利用地形地物。無論山區和平原,都普遍運用地雷戰。群眾自己動手,就地取材,利用廢鐵、廢瓶、和石頭、瓦罐,製成各式各樣的鐵雷、磁雷、石雷、瓦雷,埋在村口、路口、門庭院落,使日、偽軍進村入戶就有觸雷喪命的危險。敵後軍民還一直把地雷埋到日軍的碉堡下,常常把出發的日、偽軍炸得血肉橫飛,使他們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麻雀戰,是以小分隊分散行動狙擊敵人。目的是消耗和疲憊敵人。特點是三五成群,忽聚忽散;出沒無常,時隱時現;靈活巧妙,隱蔽突然。麻雀戰主要在山區實行。山區地勢複雜,道路崎嶇,人民自衛隊(民兵)熟悉當地情況。在日、偽軍進入根據地後,他們像麻雀一樣漫天飛翔,時聚時散,到處打擊敵人,而日、偽軍則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盤旋挨打,對他們無可奈何。
  地道戰,是依託地道進行的作戰,是開展平原遊擊戰爭和堅守城市的有效戰法。地道戰利於保存兵力,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堅持長期對敵鬥爭。1940年,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戰進入嚴重困難階段,華北抗日軍民,為了對付侵略軍的連續“掃蕩”,挖掘地道堅持鬥爭。先是在村內挖掘地洞藏人藏物,隨著鬥爭環境日益惡劣,便根據戰鬥的需要,把臨近的地洞相互挖透,並與地面上的暗堡和高房上的戰鬥工事連成一體。為便於與敵週旋,地道設有多處出口,地道口以裝有活門的爐灶、牲畜食槽等物體進行偽裝,地道內有戰鬥、生活和排水、防毒等設施。在日軍進犯村莊時,民兵、遊擊隊以地道為依託,村自為戰,人自為戰,在村內外、房上下、地上下,採用打了鑽、鑽了打等手段,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敵人佔領村莊時,利用與地道相連接的暗堡、高房院落,時隱時現、藏打結合,或利用地道向村外轉移兵力,內外配合,夾擊敵人。地道口被敵人發現時,設法堵塞或以火力、地雷嚴密控制。當敵人進入地道時,即以陷阱、火力等將其消滅。隨著鬥爭形勢的需要,又將村內的地道逐步向村外延伸,有的地區便形成了縱橫交錯、村村相連的地道網。民兵、遊擊隊依託地道網,以多種形式主動打擊敵人。到抗日戰爭後期,僅冀中地區的抗日軍民,就先後摧毀敵人大小據點、碉堡1300多個。
  破襲戰,是對敵人的交通補給線、後方補給系統、指揮通信系統和重要技術兵器等目標,進行有計劃的襲擊和破壞。目的是使敵人交通癱瘓,補給中斷,指揮失靈,力量減弱。破襲戰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防不勝防,不獨不抽出大量部隊防守其戰略指揮、物質、交通要地,打擊並牽制了大量日軍。
  圍困戰,是對突進之敵進行孤立、圍困的作戰。通過斷敵補給、聯絡,限制其行動,逼迫其投降或撤出。圍困戰使日軍大部只能相對集中、聯絡,不能以小部隊自由行動。
  根據地軍民還廣泛組織敵後武工隊,在日佔區活動,經常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收集情報,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行動。在河流縱橫、湖泊交錯的地區,根據地軍民發起水上游擊戰,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

四、 敵後軍民的反“掃蕩”鬥爭

  抗戰以來,共産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迅速擴大,敵後軍民開闢了廣大的抗日根據地,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已成為巨大的抗日力量,對日軍佔領區構成重大打擊,嚴重破壞了日本的統治,極大地牽制了日軍兵力的轉移使用。為此,日軍將抗日根據地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將進攻重點轉移到抗日根據地來。從1941年起,日軍集中在關內半數以上的兵力,對我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的大“掃蕩”:由華北偽政權配合,在華北推行“治安強化運動”;由汪偽政權配合,在華中推行“清鄉運動”。為此,我抗日根據地廣泛開展了反“掃蕩”、反“清鄉”的偉大鬥爭。
(一)華北抗日根據地反“掃蕩”、反“治安強化”。
  1941年初,緊隨百團大戰之後,日軍對我華北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報復,實施野蠻的“掃蕩”。敵華北方面軍30萬人和偽軍10萬餘人,從春季到冬季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平原和山區進行“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氣和進行細菌戰,製造無人區,妄圖消滅抗日根據地。魯西、冀魯豫、冀東、冀中等平原根據地軍民,苦戰經年,分別粉碎了日軍千人以上的“掃蕩”69次,其中萬人至7萬人的“掃蕩”9次,殲滅了大量敵人,粉碎了敵人的第一、二、三次“治安強化運動”。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由於深陷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洪流無法自拔,為了鞏固佔領區以支援大規模戰爭,將敵後抗日根據地作為主要作戰目標。 為此,加強了對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這時,敵華北方面軍已增加到25萬人,偽軍也達到30萬人。從1942年2月起到年底,日軍持續向華北各抗日根據地進攻。太行、太岳、晉西北、晉東、北嶽、冀南、冀中、冀魯豫和山東等地的軍民,連續作戰,發揮各抗日根據地黨政軍民的整體力量,開展反“蠶食”鬥爭,“把敵人擠出去”。全年共粉碎日軍千人以上的掃蕩77次,其中萬人至5萬人的大“掃蕩”15次,粉碎了敵人的第四、五次“治安強化運動”。解放區人民基本上制止了日軍的“掃蕩”、“蠶食”,扭轉了不利的局面。
  1943年,華北各抗日根據地軍民繼續進行反“掃蕩”和反“蠶食”戰鬥,同日軍作戰24800余次,殲滅日偽軍18.1萬餘人,攻克據點740多處。期間,冀魯豫軍區和太行軍區,于7月底和8月,先後發動衛(河)南、林(縣)南戰役,殲滅偽軍1.2萬人,開闢了衛南、豫北根據地。經過一年的戰鬥,使山區根據地得到發展,平原根據地也得到恢復。八路軍由被動轉變為主動,戰爭形勢發生了有利於共産黨的顯著變化。
(二)華中抗日根據地反“掃蕩”、反“清鄉”。
  1941年,華中日軍11萬人和偽軍15萬人,對華中抗日根據地不斷進行“掃蕩”和“清鄉”。同時,國民黨的一部也向淮南、淮北、鄂豫邊區等根據地進攻。華中根據地軍民在敵頑夾擊下,艱苦戰鬥,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和“清鄉”,並阻攔東犯的國民黨軍于津浦路西,鞏固了津浦路東的抗日根據地,發展了浙東、皖中和鄂豫邊區根據地。
  1942年,華中日軍共有29萬人,偽軍也增至16萬人,從2月到12月日偽軍集中大批兵力,繼續向抗日根據地進行“清鄉”、“掃蕩”,重點指向蘇中、蘇南地區,這兩個地區的軍民經過半年的戰鬥,取得了反“清鄉”鬥爭的勝利。在淮海、淮北和淮南地區,粉碎了日軍的冬季“掃蕩”。在浙東區和鄂豫皖區,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和“清鄉”,堅持和發展了敵後抗日遊擊隊。
  1943年,華中根據地軍民全年共進行了4500余次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戰鬥,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扭轉了困難局面,鞏固了革命根據地,為轉入攻勢作戰創造了條件。
  從1941年到1943年,日軍的殘酷“掃蕩”,加上國民黨軍的包圍封鎖和嚴重的自然災害,使敵後抗日根據地出現了嚴重的困難。但是,在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抗日根據地軍民的頑強戰鬥,使日軍的企圖遭到可恥的失敗。從1943年秋開始,敵後抗日根據地得到恢復和發展,敵後軍民愈戰愈強,扭轉了戰爭形勢,逐漸轉入反攻階段。
  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抗日鬥爭,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在與日寇進行殘酷鬥爭中,通過嚴峻考驗,成長、成熟並壯大起來,成為抗擊日偽軍的主要力量,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五、 南昌會戰

  南昌會戰是武漢會戰後,中國軍隊抵禦日本有限攻勢的首次會戰。
  武漢會戰後,日本對駐中國日軍的任務進行了劃分,分區而治。駐武漢地區的第11集團軍實際上成為唯一的一支對中國進行野戰攻擊的部隊,與中國湖南及其周圍江西、廣西地區扼守西南大後方的的中國政府主力部隊形成對峙,並不斷尋機攻擊,企圖以軍事打擊配合日本政府政治誘降的政略迫使重慶國民政府投降。此後,在這一地區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會戰。日軍採取以攻為守、先發制人、各個擊破的方針。南昌會戰,首當其衝。
  武漢會戰後,中國在長江南北分別以第9、第5戰區重兵武漢形成包圍態勢。南昌地區的戰略地位更顯突出,既掩護聯繫第3、第9戰區的戰略運輸線即浙贛鐵路,又是中國方面集結重兵的戰略基地,對日軍構成重大威脅。南昌還有飛機場,中國飛機經常前往轟炸日軍長江中的軍艦。為此,日軍積極準備進攻南昌。
  1939年2月時,中國已判斷出日本對南昌的進攻企圖,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三次指令第9戰區向日軍另一線南潯方向發動進攻以轉移敵人的進攻方向,破壞日軍的進攻部署,但是該戰區一直以準備不週為由拖延進攻。3月17日,日軍搶先展開進攻。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在南昌地區展開激戰。然而,從3月17日到27日,中國守軍10內便丟失了南昌,守軍受到重大損失。這既因為日本佔有武器裝備的優勢,也是因為中方的一系列失誤造成的。此後,日軍向西追擊,于4月2日陷重鎮高安。中國軍隊退守。此後日軍由於兵力不足,停止追擊,並從南昌地區撤走部分兵力,戰場相對穩定下來。
  然而日軍新勝之餘,沒有料到中國正在緊張醞釀旨在收復南昌的反攻,第3、第9戰區協力展開春季攻勢(也稱4月攻勢)。4月21日,反攻正式展開,中國軍隊主力向南昌發動奇襲,一時打亂了敵軍陣腳,連克南昌週邊陣地。25、26日相繼推進到南昌城下。然而由於另一路中國軍隊未能完成切斷日軍增援的任務,日軍海軍陸戰隊趕赴支援。中國軍隊對日軍展開將近一週的激烈進攻,但未能取得進展,5月1日,蔣介石限期必須攻下南昌。為此,2日,中國軍隊發起第二輪猛烈的攻勢,進一步向南昌逼近。但此時已失去奇襲性質,只能進行攻堅戰,在敵之堅守下,中國軍隊傷亡慘重,為此,5月9日,下令停止進攻。而日軍也未能進一步反攻。南昌會戰結束。
  南昌會戰是正面戰場進入相持階段後中日軍隊的首次大戰,也是武漢會戰的自然延伸和以下一些列會戰的前奏。南昌失陷使得第3戰區與大後方的聯絡陷於困境,軍事補結只能依賴浙贛兩省的公路線了,使東南各省未淪陷地區的處境更加困難。
  南昌會戰給以後的作戰也帶來了深刻的經驗教訓。中國官兵不怕犧牲、殊死作戰的精神,體現了抗日的高昂意志。反攻南昌雖未成功,但主動反攻的行動表露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戰略指揮上有了某種進取意識。同時,也暴露出國民黨軍隊抗戰的戰略戰術的弊端:一味打正規戰、簡單陣線防禦缺少縱深的的陣地戰,輕視運動戰和遊擊戰,這和優勢裝備的敵人抗衡當然要吃虧。就此,中國共産黨多次向國民黨提出過意見和建議。國名黨也採納了一部分,給以後的會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六、 隨棗戰役

  武漢地區的日軍為了消除長江北面湖北北部、河南南部方向中國軍隊對武漢的威脅,向隨縣、棗陽地區發動進攻,企圖消滅中國第5戰區的主力,中國軍隊與之展開為期20余天的會戰,粉碎了日軍的企圖。
  武漢會戰後,武漢長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長江江防、鄂北、豫南、皖東大別山區劃規第5戰區。第5戰區地處國民政府中樞門戶的川東要衝。
  這一地區擁有相當優越的地形條件作憑藉。大別山雄峙于東,桐柏山橫臥在北,西依荊山,南瀕長江,大洪山虎踞其中,漢水(襄河)之險貫通南北。第5戰區內另有兩條重要交通線,一為漢宜路(湖北漢口—湖北宜昌),一為襄花路(湖北襄陽—河南花園),該戰區進可襲擾平漢線威脅武漢地區,退可屏障川陜大後方,自古為並兵家必爭之地。第5戰區雖然所屬部隊系統龐雜,戰鬥力參差不齊,重武器相當缺乏,但是依託有利地形積極襲擾日軍。1939年4月上旬,中國軍隊從東西兩側頻頻襲擾平漢線南端,尤其令武漢日軍不安的是,中國為加強第5戰區實力,進一步將6個師兵力移往棗陽,準備加強對日軍的襲擊。
  為此,日本駐武漢地區之11軍狂妄地制定了深入第5戰區作戰的計劃,企圖打擊中國軍隊主力,使其喪失戰鬥力,解除西北方面對武漢的威脅。從4月開始,日軍調兵遣將,配備大量火炮、戰車和飛機,日軍使用3個半師團兵力,發動奔襲戰,分進合擊,企圖運用兩翼包圍和中央突破的戰略,將中國軍隊主力消滅在桐柏山與大洪山之間的隨縣、棗陽一帶。5月1日,日軍發起全面進攻。
  中國判斷出了日本的企圖,第5戰區李宗仁將軍決定立即停止向日軍的攻勢,轉入對敵之攻勢防禦,並根據敵人進攻態勢做好所週密的戰役組編,具體部署各部隊的防禦任務和作戰方案。
  隨棗會戰前後不及3周。日軍使用主力突破漢水東岸中國守軍陣地,突進至預定目標完成一翼包圍,但其他兩路日軍則在隨縣及其北側地區遭受有力抗擊,未有進展。第5戰區鋻於戰場形勢,決定轉移戰術,由主力逸出敵之包圍圈,轉移至外線作戰,利用有利的地形條件打擊敵人,命令轉守為攻。日軍由於合圍計劃失敗且面臨中國軍隊的反擊,不敢久留,遂行撤退。中國軍隊尾追不捨。至24日,中國軍隊先後收復棗陽、桐柏等地,日軍除佔領隨縣縣城外均退回至原地區,大體恢復戰前態勢,會戰結束。
  這次會戰,中國軍隊雖然也受到了較大損失,但徹底擊敗了日軍圍殲中國軍隊的企圖,並使之付出慘重代價。斃傷日軍1.3萬餘人,日軍遺屍5000余具。第5戰區進退主動,適時轉移外線,立於有利地位,日軍撤退時,追擊、阻擊得力,取得較大戰果。

七、 長沙會戰(三次)

  湖南是中國著名的穀倉,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糧食、兵員及工業資源的重要供給基地。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設于省會長沙,中日軍隊在湘北新墻河一線隔河對峙。長沙是華中戰略重鎮,當粵漢鐵路之要衝。武漢、南昌會戰後,長沙的戰略地位已經上升到特別突出的位置,成為屏障中國的戰略大後方大西南的門戶上戰略要點。中國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禦,由第9戰區(後分設第6、第9兩個戰區)集重兵與日軍在戰線上對峙,為此,從1939年到1942年間,日軍先後三次大規模進攻長沙,中國軍隊與之展開殊死搏鬥,是為三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長沙會戰(又稱湘北會戰,日方稱湘贛會戰)爆發。這也是歐洲大戰爆發後日軍對中國正面戰場的第一次大攻勢。
從8月開始,日軍第11集團軍便調兵遣將,集中了步兵10萬,陸軍航空兵團約100架飛機及海軍一部的強大兵力,企圖集中打擊第9戰區主力,並在政略上實施日本政府以打誘降的計劃,企圖挫敗國民黨軍的抗日意志導致國民政府屈服,從軍事上配合推出汪偽政權。
  中國鋻於長沙的極端重要性,早就判斷出日軍必將進攻,為此確定了守衛湘北贛北的基本方針,向第9戰區不斷下達作戰指示。9月上旬,第9戰區判斷日軍進攻長沙即將開始,加緊部署,嚴整戰備。
  但長沙地區的地勢卻不利防禦作戰,北部平坦無險可守。為此,總結了抗戰以來會戰失敗的經驗教訓,改變以前層層設防,逐次防線地與日軍進行陣地防禦戰的呆板挨打戰術,轉為只以部分部隊堅守正面既設陣地,逐次予敵消耗,主動轉移至敵之側翼,繼之以伏擊、側擊、尾擊等各種手段逐次消耗敵兵力,待敵進入預定決戰區域,集中使用絕對優勢兵力,將敵一舉圍殲。這成為此後幾次長沙會戰一成不變的戰略指導思想。同時,認真吸取南昌會戰教訓,特別注意破壞一切可資日軍利用的道路,包括鐵路、公路甚至鄉間小路,使日軍機械化部隊和重炮兵行動困難。
  9月14日,會戰開始。日軍採取其傳統的“分進合擊,正面突破、兩翼包抄”的戰術,分別從贛西、鄂南、湘北三個方向會攻長沙,湘北為主力。在會戰中,鋻於長沙的極端重要性,進行了戰役動員,中國官兵表現出了空前高漲的抗日意志,與日軍進行了異常激烈的戰鬥。在中國軍隊的頑強打擊下,10月1日,日軍放棄攻勢被迫退卻。10月15日後,逐步恢復原陣地。
  此役,日軍集中10萬兵力,勞師南征,未能達到殲滅第9戰區主力的作戰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擊、側擊,部分日軍陷於包圍,損失慘重。日軍承認“此次會戰與南昌、襄東(即隨棗會戰)兩次會戰,頗有決戰之勢。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日軍在會戰前期,攻勢行動艱苦,在會戰後期,于中方反擊下匆匆撤退,士氣大受影響。此次會戰,日軍傷亡達2萬餘人。
期間,1939年9月23日,日本陸軍中央為了統一侵華日軍的指揮和對華政略戰略,在南京設立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下轄華北方面軍、第11(駐武漢地區)、13(駐京滬地區)、21(廣州)集團軍,解散原華中派遣軍。
  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後,第9戰區仍與日軍隔新墻河對峙于湘北地區。1941年後,日軍醞釀發動第二次進攻。但因蘇德戰爭爆發,日軍積極準備對英美開戰,無力投入更多機動兵力,被迫縮小規模,僅將目的定為予9戰區中國軍隊一次重大打擊。
  第9戰區總結第一次會戰經驗制定了反擊作戰計劃。9月,日軍發動進攻,強渡新墻河。由於9戰區出現指揮失誤,下達作戰命令的無線電報竟被日軍竊收並破譯,使中國軍隊陷入極大被動,雖多處與敵激戰,但遭遇失敗。月底,日軍攻入長沙。但是,由於日軍大本營正在積極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要求作戰儘快結束”,同時日軍經連日作戰,糧彈損耗很大,戰線過長,後勤保障困難,決定10月1日開始撤退。中國軍隊隨即展開追擊作戰。10月5日,日軍退回新墻河北岸,中國軍隊恢復原陣地。
  這次作戰,中國軍隊由於指揮失誤導致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但是,從戰略上説,是中國軍隊的勝利,日軍並沒有擊潰9戰區主力,自身卻付出了2萬餘人傷亡代價,陣地完全恢復到戰前狀態,日軍沒有達到任何大的戰略價值。而且,中國第6戰區乘他處日軍空虛,對宜昌之敵發動猛攻,日軍死傷慘重,面臨徹底覆滅危險,宜昌日本守軍師長已寫下遺書準備自殺,因另一部日軍馳援才得以躲過滅頂之災。宜昌作戰也是1941年正面戰場唯一一次主動發動的進攻戰役,殲滅日軍7000人。而這,正是第二次長沙會戰造成的機會。
  第三次長沙會戰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起太平洋戰爭後,日軍中國派遣軍駐廣州軍進攻香港,日軍駐武漢之集團軍決定再次發動對長江以南中國軍隊的進攻,從而牽制中國軍隊轉用廣東方向,阻止中國軍隊援助英軍保衛香港。為此,武漢日軍再次進攻長沙。1941年12月23日,日軍強渡新墻河,會戰開始。
  這次會戰,中國軍隊一改被動局面,取得戰役勝利。中國在前兩次長沙會戰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展開防禦作戰。第9戰區一線兵團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相當的損耗和遲滯。待敵深入長沙預定決戰地區,中國長沙守軍頑強堅守核心陣地,連續挫敗日軍進攻。同時,第二線反擊兵團週密協同,對日軍進行合圍。日軍屢攻長沙不下,周圍中國軍隊又不斷壓縮包圍圈。日軍彈藥將盡而補給線已被切斷,只能空投補給。日軍見勢不妙立即展開退卻。我軍合圍部隊立即轉為向敵阻擊、截擊、尾擊作戰,窮追不捨,在多處予敵重大打擊,擴大戰果,敵狼狽逃串,至1942年1月15日,日軍退過新墻河,恢復戰前態勢。中國軍隊掌握了戰役主動權,獲得長沙數次會戰以來首次全面勝利。
  第三次長沙會戰大捷,重創日軍,共斃傷日軍5萬餘人,俘虜139人,日軍自承“動搖了一部官兵的必勝信念”。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美英等國軍隊于太平洋接連失利形勢下,引起較為強烈的國際反響。英、美等國政府和輿論給予積極讚揚和評價。

八、 桂南會戰

  桂南會戰是廣州失陷後,中國守軍抵抗日軍為打擊中國國際交通線並威脅西南大後方而在廣西南寧等地區展開的作戰。
  廣州失守後,中國由香港到大陸的主要國際交通線被切斷。1939年1月到8月,日軍先後侵佔了中國東南沿海的海南島、汕頭、深圳等地,中國只剩下西南幾條國際交通線,桂南的戰略地位凸顯重要。廣西省會南寧位於桂越公路上中國境內的終點,並扼守西部雲南境內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越南當時為法屬殖民地;緬甸為英屬殖民地),處於防御前沿。但中國方面對日軍的進攻企圖判斷失誤,造成了戰局的被動。
  11月15日,日軍出動3萬餘人在海空聯合下,突然在桂南沿海地區中國守軍防禦空虛的地區登陸,分路北上,桂南守軍兵力空虛,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在緊急形勢下,中國立即派部支援,但為時已晚,24日,南寧被迫棄守。南寧以北山嶽地帶中僅有的通往內地的兩條要隘高峰隘和崑崙關,也相繼失守。
  鋻於桂南失守的嚴重後果,重慶政府決心收復南寧。12月中旬,集中了12萬人的部隊抵達高峰隘和崑崙光以北戰場,以崑崙關為主攻方向,集中主力和新式裝備,實施了步、炮、坦、空的聯合作戰,經反覆激戰,摧毀日軍堅固工事,取得了抗戰以來首次以最新裝備進行攻堅戰的勝利。崑崙關大捷是中國南方戰場的一次重大戰鬥勝利,體現了中國正面戰場軍隊經過整編,依然具有而且在增強抗戰力量。
  崑崙關大捷後,中國軍隊繼續向桂南增調部隊準備反攻南寧。同時日軍亦派出大批增援部隊,總數達到7萬餘人。經激戰,中國軍隊失利,2月初,日軍重佔崑崙關。2月9日,日軍大本營編組華南方面軍。
  桂南會戰的失利,給中國正面戰場造成了新的困難。此後幾月,日軍受歐戰法國失敗的刺激乘機攻佔桂越公路的另一要點龍州,並派兵進入越南北部,徹底切斷了中國桂越、滇越國際交通線。但中國第4戰區也取得了局部勝利,不僅打退了日軍乘勢進攻滇南直接威脅西南大後方的企圖,而且及時抓住桂南日軍兵力減少的時機,于10月底克服龍州、南寧,並於11月底,將日軍全部逐出桂南。

九、 棗宜會戰

  1940年5月至6月,中國第5戰區部隊在湖北省棗陽、宜昌地區抗擊武漢日軍的進攻,是為棗宜會戰。
  宜昌是武漢和重慶間最大和最重要的內河港口,為進入四川的咽喉,其西即為地勢異常險要的三峽,因而宜昌實為戰時陪都重慶的門戶,並且是溝通大江南北各戰區的後勤補給樞紐,在宜昌東北方向隔漢水相望的是重鎮棗陽。1939年底,中國軍隊主動發動廣泛作戰的冬季攻勢,給日軍以相當大的打擊,日軍遂決定實施報復作戰,于4月中旬調集重兵,企圖將第5戰區主力圍殲于棗(陽)宜(昌)地區。
  為阻止日軍進犯,第5戰區確定分為左、中、右3個集團軍,採取分路挺進敵後襲擊日軍,主力向兩翼外線轉移,相機與日軍決戰的方針,並調集6個集團軍,計21個軍56個師兵力參加作戰。會戰前後分為以棗陽為中心的作戰和以宜昌為中心的作戰兩個階段,由於中國軍隊的奮勇抵抗,日軍遭受沉重打擊,戰役幾起幾落。
  第一階段,從5月1日至下旬,以棗陽為中心的作戰。中國軍隊激烈作戰,甚至達成了包圍日軍的預定戰略計劃,為了阻敵逃竄完成圍殲日軍隊任務,中國第33集團軍總司令親率一部深赴敵後,誤入日軍包圍,日軍對張部展開瘋狂的攻擊,企圖打開缺口,張自忠將軍率部血戰到底,不幸犧牲。張自忠將軍屢立戰功,一心抗戰,為抗日戰爭中集團軍總司令犧牲者之第一人,他的犧牲,是中國抗戰的重大損失。日軍隨後展開反撲,再陷棗陽及其以北一帶。中國軍隊退守。
  第二階段,從5月下旬至6月24日以宜昌為中心的作戰。日軍佔領棗陽後,損失慘重,已無意再戰,但擔心完不成既定作戰計劃會失去“皇軍的面子”,決心繼續實施第二階段宜昌作戰。經反覆爭奪,在再次付出慘重代價後,日軍才于6月12日攻佔宜昌,但中國軍隊收復了中間地帶,使日軍成為孤軍深入的狀態。日軍認為已經保全了“面子”,決定撤退,16日,日軍將宜昌的軍事設施破壞一空後撤退,中國軍隊隨之跟進宜昌。不料日軍日軍大本營因德國打敗了法國而激起瘋狂的熱情,命令日軍據守宜昌,業已退卻的日軍突然回兵,于24日再陷宜昌。此後,日軍無力繼續進攻,戰事漸止,中國軍隊與之展開新的對峙。
  棗宜會戰歷時近兩個月,中國軍隊英勇抗戰,沉重打擊了日軍,戰役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以張自忠將軍為代表的中國愛國軍人偉大的抗戰精神給日軍以強烈震撼。
戰役的失敗也給正面戰場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中國丟失了鄂北鄂西江漢平原富裕的産糧區,日軍在宜昌修建飛機場對重慶等大後方地區狂轟濫炸,加上歐戰的不利形勢,種種因素的綜合,極大影響了重慶國民政府的抗戰意志,産生了前所未有的悲觀消沉局面,而這正是日本迫降政略中最希望看到的。宜昌會戰後是中國抗戰最危險的時期。但同時,在這種形勢下,激烈全國抗戰士氣、推動抗戰繼續前進的重任進一步落到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敵後戰場上。

十、中條山戰役

  在華北山西方面,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軍華北方面軍集中了10萬餘人的部隊,包括從華中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中抽調部隊和飛行團,進攻晉南中條山地區中國第1戰區的近18萬部隊,結果日軍以1比20 的極小傷亡代價打敗了中條山地區的國民黨軍,蔣介石稱此役為“抗戰史上最大之恥辱”。這完全是駐紮在此的國民黨軍隊製造反共摩擦、消極抗日自己造成的惡果。
  中條山橫亙黃河北岸,東連太行山,西接呂梁山,北可以作為進擊華北的基地,南可以遮罩河南洛陽等重鎮,西可以威脅敵之西進,是晉南豫北的戰略要地。太原會戰後,國民黨軍隊分散在晉南山地進行遊擊作戰,建立了以中條山為依託的遊擊根據地,八路軍所屬第2戰區與之相鄰。自太原會戰後以來,日軍一方面重點對八路軍抗日根據地大舉“掃蕩”,一方面也多次攻擊中條山國民黨軍隊,但始終沒有大的進展。進入1941年後,日軍鋻於百團大戰後八路軍消耗很大尚未恢復,遂決定先打擊中條山的國民黨軍。然而,中條山國民黨龐大部隊竟然不堪一擊。從5月7日日軍發起攻擊開始,中國軍隊“一經中間(被日軍)突破,各部皆陷於包圍零亂之中竟至不可收拾”。日軍以1比20的微小代價、在極短時間內給國民黨軍隊以沉痛打擊。
  這完全是國民黨政府自釀苦果。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制定了“防共、反共、限共、溶共”的錯誤政策,在八路軍抗日活動活躍的山西地區頻繁製造與八路軍的摩擦。同時,對抗日活動十分消極,疏于防禦,在平時針對日軍的作戰工事、戰略物資儲備、臨戰作戰計劃上都存在嚴重的不足,在作戰精神準備和意志上也十分缺乏。連日軍都認為:“作為蔣係中央軍擾亂治安基地的中條山脈據點,……實際上有名無實。拿它與共黨系統相比,它的活動是極其差勁的。”正因如此,中條山國民黨軍隊甚至在日軍將要進攻之前召開的作戰研討會上,還在討論怎麼反共,因而造成了一邊倒的敗局。
  相反,在這次戰役中,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卻不計前嫌,一切為了團結抗日大局計,應國民黨軍之請,擔任配合作戰及後期掩護撤退的任務。毛澤東數次向八路軍總部指示:“我們的基本方針是團結對敵,是配合作戰。”要“在敵後猛擊敵人,與正面友軍配合作戰,決不計較國民黨的反共仇恨”。
  中條山戰役給中國抗戰以重大啟示,即只有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堅持持久戰,戰勝日寇。中國共産黨不僅倡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且以實際行動堅決維護之。

十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及中國戰區的建立

  中國的持久抗戰,使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無法脫身,大部分陸軍和部分海軍被牢牢釘在中國戰場,極大地牽制了日本預定的繼續擴張政策,只是由於世界法西斯軸心國在歐洲的迅速擴張,極大地刺激著日本,日本法西斯不甘放棄稱霸世界的野心,孤注一擲,冒險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7日,日本經過精心準備,聯合艦隊突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同時日本南方軍向東南亞發動突襲。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等十幾個國家相繼對日本以及德意宣戰。12月11日,美國、得意也相互宣戰,同一天,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了《聯合作戰協定》,邪惡軸心從政治同盟正式結成軍事同盟。
  擊敗日寇及德意法西斯的共同戰略目標,促進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團結。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一貫主張同英美及世界上一切反對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和民族結成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共同反對德意日的侵略,並通過報紙、宣言、外國記者的採訪將自己的主張告訴給全世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國民黨將結成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作為自己的一貫國策。
  太平洋戰爭爆發,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迅速達成。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共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規定:加盟諸國應盡其兵力與資源,以打擊共同之敵人,且不得與任何敵人單獨媾和。聯合國家的成立,表明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後正式形成,中國抗戰與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戰爭成為緊密的一體,中國的抗戰地位和國際地位得到世界的正式承認。
  1月,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中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同意,成立中國戰區,由蔣介石出任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還提議美英速派代表來華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1月22日,羅斯福任命在華供職多年的史迪威為中國戰區參謀長。
中國之所以受到盟國的如此重視,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2月7日的電文中所説:“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所進行的英勇抵抗已經贏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讚譽。中國人民,武裝起來的和沒有武裝的都一樣,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對於在裝備上佔極大優勢的敵人進行了差不多五年堅決抗擊所表現出的頑強,乃是對其他聯合國家軍隊和全體人民的鼓舞。”中國的戰略地位和中國人民表現出來的偉大抗戰力量,使中國與美英蘇等國家一起,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國家,通過中國戰區的建立,進一步賦予了中國戰場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支柱地位。

十二、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中中國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併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説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準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佈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司令部,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余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東吁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僅以一師之力與數倍于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新編第28師師長戴安瀾呂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作戰中不幸受傷身亡。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並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勳章。
  緬甸失守給以後作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中國徹底失去了滇緬公路這一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以後不得不開闢從印度飛越駝峰(在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脅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掩護了英軍撤退,贏得了時間保存了力量以保衛印度。也消耗、阻滯了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配合國內部隊阻敵于雲南境內怒江天險,以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這次遠征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出國作戰,他們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緬甸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征軍一部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在蘭伽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並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利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戰鬥力大為提高。
  同時,中國鋻於緬甸的重要性,積極醞釀反攻緬甸,在滇西重新組編並整訓第二批遠征軍,于1943年2月設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與英美軍隊協同反攻緬甸。

十三、常德會戰

  常德會戰是1943年太平洋戰場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後,日軍迫切要求打開中國局面而發動的進攻作戰,體現了新階段日本對中國戰局的焦灼而又無奈。中國軍隊頑強戰鬥,打退了日軍進攻。
  1943年秋,太平洋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日軍已被迫轉為守勢。在印緬戰場,中美英也在計劃聯合反攻緬甸。日軍為了策應太平洋戰場和印緬作戰,牽制中國軍隊南功日軍,認為“除了付諸於武力,別無其他方法可尋”。湖南西部的常德因其重要地位,武漢地區將之作為進攻目標,集中10萬餘人的重兵,並配備海空聯合力量。
  中國第6戰區作為這次保衛戰的主體,會同第9戰區一部,部署了20萬大軍嚴陣以待,中國空軍也協同作戰。作戰方針採取傳統戰術:“先以第一線兵團依縱深據點逐次打擊敵軍”,予敵重大消耗後轉移至二線陣地“固守”,“再以第二線兵團,協同第一線兵團對敵實施機動作戰,殲滅進攻之敵”。
  1943年11月2日,會戰開始。常德會戰,異常激烈,中國軍隊發揚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拼死作戰,日軍求勝心切,瘋狂進攻,中國軍隊在多處與敵反覆廝殺,戰況尤為慘烈,犧牲尤為慘重。僅常德一地的保衛戰,日軍就先後投入約3萬兵力,300余門火炮。中國守軍僅為1個師,兵力僅9000人,在此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與敵鏖戰,堅守16晝夜,予敵重創,中國守軍雖然犧牲慘重,但兵亡官繼、彈盡肉搏,寧可戰死,決不投降。在50余天的會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重大犧牲,師長陣亡者即有3人。但是,也給了驕狂的日寇以重大打擊,共斃傷日軍2萬餘人。日軍雖然曾艱難攻佔了常德,但中國軍隊二線兵團隨即展開反攻。日軍見勢不妙,倉皇撤退。會戰以日軍的被迫退卻而告終。
  在此次會戰中,中國空軍以及美國駐中國基地空軍也參戰並取得重大戰績。集結轟炸機和驅逐機約200架,對日軍飛機、艦船、地面部隊展開作戰,有力支援了地面作戰。
  常德會戰,中國軍隊依託陣地節節頑強阻擊,遲滯日軍進攻,給敵重大消耗,並以反攻恢復了原態勢,給日軍重創,粉碎了日軍的作戰企圖,同時在戰略上也配合了敵後戰場的反“掃蕩”、反“清鄉”鬥爭。

十四、豫湘桂戰役

  從1944年4月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底、縱貫中國南北幾千余裏的大規模豫湘桂戰役,是日本軍國主義臨死前迴光返照式的最後掙扎。
  從1943年夏秋以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發生轉折,中國持續抗擊日寇,牽制了日本大部陸軍兵力,德意法西斯逐漸潰敗,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也接連失敗,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南洋日軍面臨被切割的困境。為此,日本困獸猶鬥,制定了從中國戰場尋求突破,企圖固守大陸以堅持長期戰爭的計劃。因此,表面看來是日本的積極進攻作戰,本質上卻是出於防禦目的。
  日本自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不僅未能速戰速決打敗中國,而且陷入中國持久戰的漩渦,只能保持點(戰略要點)和線(以交通線為主)的佔領。日軍還被分割成幾塊,始終不能形成完整的戰略體,陸軍主力深陷中國不能自拔,給日軍轉用兵力於太平洋造成極大牽制,導致太平洋兵力不繼,不斷失敗。為此,日軍企圖以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企圖將侵華日軍各部分貫通起來,並聯繫被切斷海上交通的南洋日軍。另外,從中國大陸各個基地起飛的盟軍飛機直接轟炸日軍甚至日本本土,這意味著盟軍同時可以對日本本土日本發動大規模空襲,這使日本異常恐懼,打掉在中國的  空軍基地,也是日本加速推行豫湘桂戰役(日本稱“一號作戰”)的直接原因。
  此次戰役,就作戰範圍而言,由北向南綿延數千公里;就作戰規模而言,打破了日軍侵華以來的空前紀錄。戰役正式發起于1944年4月份,但日軍大本營早在上年的8月份就開始策劃了。日本經過了週密計劃,集中了中國派遣軍的全部力量,並從日本國內、關東軍調兵加強。這樣大規模的調動和兵力集中,連日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也非常清楚:“與實力、資財,尤其戰力全面下降之狀況,殊不相稱。”但日本面臨極其不利的遠東和太平洋戰局,只有孤注一擲了。
  但是,這時的國民黨政府卻無視人民要求民主團結、抗日建國的願望,唸唸不忘對付共産黨,為此消極抗日以保存實力,因而對日軍疏于戒備,對日軍的企圖沒有及時的判斷,對全國軍隊沒有統一的臨戰部署。許多地方的國民黨軍隊消沉渙散,加之對人民橫徵暴斂,失去人民支援。這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國民黨軍隊的廣泛失敗。
戰役分三個階段,即豫中作戰、長(沙)衡(陽)會戰和桂(林)柳(州)作戰。從北至南,日軍佔領中國多處戰略要地,達到了打通中國貫穿南北以鐵路大動脈為中心的交通線的企圖。
  此次戰役,給正面戰場的打擊極為沉重,形成了抗戰以來正面戰場的第二次大潰敗。大批廣袤領土、豐富資源的喪失以及無法統計的人民生命財産的損失都是極其慘痛的。國民黨軍事上的大慘敗又引起了空前的政治動蕩。這是國民黨消極抗戰和政治、經濟、軍事腐敗的結果。但是,參加豫湘桂作戰的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雖在劣勢下,也在多處與日軍進行了鏖戰,付出巨大犧牲,也使日軍付出了重大代價。
  但是,日本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卻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戰略意義。這是因為:第一,日軍兵力本已不足,雖然暫時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為了把守如此漫長的地域使有限的兵力更加分散,反而使自己在戰略上處於極不利的地位。第二,日軍兵力不足,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不能兼顧,日軍超出實力發動“一號作戰”,不得不從華北華中戰場抽調大量兵力,從而減輕了敵後戰場壓力,有利於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進一步動搖了日軍的殖民統治。第三,由於由於美軍在太平洋上佔領了馬利亞納島,取得轟炸日本本土的前哨基地,使日本消滅中國大陸空軍基地的作戰企圖完全失去意義。
  可見,對日本軍國主義而言,中國是其註定不能擺脫的噩夢,是其侵略擴張美夢的鉸鏈。日本已經達到其力量的極限,是其迴光返照式的最後一博了,完全不能挽救其即將敗亡的最終命運。此後,直到日本失敗,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不久日本即不得不主動收縮防線,從華南撤出。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