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讓咱們的友誼地久天長” 二戰老兵芷江大聯歡

  時間:2005-09-08 09:54    來源:     
 
   

    9月7日,中美二戰老兵攜手參觀“飛虎隊紀念館。當日,100多名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二戰老兵及其家屬在湖南芷江機場舉行二戰中外老戰士大聯歡活動。1945年8月21日,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抗日勝利受降儀式在湖南芷江舉行,芷江由此成為載譽海內外的中國抗戰勝利受降名城。 新華社記者龍弘濤攝

     9月7日,中美二戰老兵攜手參觀“飛虎隊紀念館。當日,100多名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二戰老兵及其家屬在湖南芷江機場舉行二戰中外老戰士大聯歡活動。1945年8月21日,舉世矚目的中國人民抗日勝利受降儀式在湖南芷江舉行,芷江由此成為載譽海內外的中國抗戰勝利受降名城。 新華社記者龍弘濤攝


     新華網長沙9月7日電 (記者陳澎、張軍)鮮花簇簇、彩旗飄展、侗歌悠揚。7日上午,修葺一新的中國湖南芷江“飛虎隊”紀念館大坪成了歡騰的海洋。

     這個曾經見證抗戰勝利的聖地,今天迎來了尊貴的新老朋友:中國國內的二戰老戰士及老八路軍和新四軍英模、美國的“飛虎隊”老戰士,俄羅斯的二戰老兵以及來自德國、羅馬尼亞等其它國家的二戰老兵代表。

     腳下是一片曾經浴血的土地,身後是一段不能淡忘的歷史。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中外二戰老戰士們來到芷江舉行大聯歡,其意義非同尋常。

     81歲高齡的陳海梧老人,當年是“飛虎隊”修理飛機的一名技師,曾經在芷江生活、工作3年多。60年後再次踏上這片熱土,激動不已的老人到處尋找當年“飛虎隊”戰友。

     “時間太長了,好多戰友即使碰上也不認識了!”些許遺憾的老人告訴記者,盡管暫時還未聯係上當年熟悉的戰友,但來到這里的各國二戰老兵都是朋友。

     正如陳海梧老人所說,這里沒有膚色和國界的差別,有的只是珍貴的記憶、共同的友誼以及對和平的向往。

     一位美國“飛虎隊”老隊員久久佇立在建于1943年的中美空軍指揮塔舊址前,眼里淚花閃爍。記者不忍上前打擾,唯有站在一旁默默地向老人注目致禮。

     更多的“飛虎隊”老兵們手執黃色的菊花,緩緩地來到矗立在“飛虎隊”紀念館內的二戰援華空軍英烈牆前,獻上自己的緬懷深情,並仔細地從牆上尋找自己熟悉的名字,久久不願離去。

     在陳列館內,老戰士們興致勃勃地觀看著再現當年日機轟炸芷江和“飛虎隊”在抗戰期間發揮空中優勢痛擊日寇的歷史畫面。美國二戰老兵彼得·古特爾突然興奮地大喊起來,原來他從陳列資料上看到了當年熟識的戰友的照片。

     60年崢嶸歲月,60年滄桑歷史。當年見證抗戰勝利的二戰老兵不少已故去,健在的如今也白發蒼蒼。今天駐足抗戰聖地,老人們紛紛拿起鐵鍬,在紀念館一側的土地上種下了一棵棵象徵和平友誼的長青樹。

     闊別芷江60年、現定居香港的原“飛虎隊”分隊長林雨水老人,在與幾位中國戰友栽下一棵長青樹後意猶未盡,又與幾位美國老友一起揮起了鐵鍬。

     一些曾經在中國東北參加過抗戰的俄羅斯老戰士盡管是第一次來到芷江,但他們表示同樣倍感親切,因為這片土地也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這里的人們也為抗戰勝利做出過巨大貢獻。

     為和平而英勇鬥爭的人們總是受人尊敬,而抗戰老英雄們今天更成了年青人追崇的明星。芷江當地的少男少女和孩子們圍著一個個中外老戰士,請他們講述抗戰故事,並紛紛遞上紀念信封、紙折和平鴿甚至五彩綢緞,請老英雄在上面簽下名字和寫下祝福和平的話語。

     在“友誼地久天長”的樂曲聲中,不分膚色,不分國度,也不分老幼,大聯歡的人們心手相牽,高喊“友誼萬歲,永遠和平”。照相機快門聲也歡快地響起,將這一刻定格為美麗的永恆。(完)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