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昔日機械師與“飛虎隊”隊員相逢芷江機場

  時間:2005-09-08 09:33    來源:     
 
 


     新華網沙9月7日電 (儲文靜、歐陽洪亮)“60年了,從來不曾想到還能再次見到這些‘飛虎隊’隊員,更不能想象的,是能和他們重逢在芷江機場。”陳海梧曾是一位“飛虎隊”機械師,81歲的他而今依然耳聰目明,步履矯健。當他在芷江見到闊別半個多世紀的異國戰友時,掩
不住內心的激動。

     1942年10月,陳海梧正好初中畢業,當時中美航空隊招空軍,陳海梧積極報考,並順利地通過了考試,被安排在芷江空軍第二飛機修理廠機械師訓練班學習,同時被就地安排在芷江機場擔任飛機維修工作,成為一名“飛虎隊”機械師。

     “在芷江機場的那幾年,雖然處在空軍作戰最前線,時時存在戰鬥和生命危險,但我們和美國‘飛虎隊’的戰友都不怕危險。在緊張、快樂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國空軍與美國空軍生死與共,結下了比血還濃的情誼。”芷江4年的學習和戰鬥生活留給陳海梧很多記憶,其中與“飛虎隊”隊員在戰鬥中患難與共的戰友情誼最是令人感動,讓他久久回味。

     陳海梧清楚地記得,1944年,“飛虎隊”戰機剛進機場那段時間,經常有日軍飛機轟炸芷江機場,中國空軍和美國“飛虎隊”隊員冒著生命危險,一方面搶修跑道,搶護機場;一方面做好飛機的隱蔽。不分白天黑夜,大家拼命地工作。

     “美國兵身材魁梧,力氣大,他們在搶護機場時,有的一人能擔二三百斤沙子,有的還哼著中國人聽不懂的調子,根本不把困難放在眼里。”

     一次,在搶修跑道時,由于過度緊張和勞累,單薄瘦小的陳海梧一下子昏倒休克,不省人事。當他蘇醒過來後,聽戰友們說,是一個沒有留名字的美國兵把他背到機場急救室,幾個美國醫生把他搶救過來。

     “60多年過去了,雖然我至今還不知道是誰救了我,但是看著這些白發蒼蒼的美國老兵,我就想對他們說一句,謝謝你,‘飛虎隊’。”陳海梧眼里涌出了淚花。 (完)


  (責任編輯:清水)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