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福建]又是中秋

  時間: 2008-12-12 08:29     來源: 中國臺灣網     
 
 

 

  福建省漳州市 戴福發

  40多年前的那個秋天,村里突然來了一群國民黨官兵,氣勢洶洶地挨家挨戶抓壯丁,他們要將剛滿十六歲的大伯也抓去。大伯是家中的長子,祖輩們的希望。奶奶哭喊著死死拽住大伯 的 胳膊不放。幾個大兵卻狠狠地用槍桿把她打倒在地,硬把大伯帶走了。第二年的秋天,奶奶忽然接到大伯托人帶回的信,信中簡單地寫了幾行字。大伯說他呆在海邊一小城,過幾天就要隨軍乘船去臺灣,上面管得很嚴,不想去也得去,由不得自己,不知以後還能不能給家里寫信,請她自己照顧好自己。奶奶不識字,信是請別人念的,聽過之後,很久沒說一句話,一下子倣佛老了許多。……

  那一天,奶奶永遠記得,1948年農歷8月15日,大伯被抓走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如此。每年的農歷8月15,奶奶都會親手釀一壇桂花酒,用紅布繩扎緊壇口,把它埋在大伯當年栽的 桂花樹下。大伯最喜歡喝的就是奶奶釀的桂花酒。大伯去了臺灣以後,就沒了消息,奶奶的牽挂一天比一天地沉重起來。好幾次睡到半夜,她都突然驚醒,反復地喚著大伯的小名,家人也因此一夜不能入眠。

  60年代以後,“文化大革命”的浪潮鋪天蓋地,人們被培養得高度敏感。一塊黑沉沉的“黑 特務”牌子挂在了奶奶的脖子上,也壓在了全家人的日子上。奶奶本來就虛弱的身體更加憔悴,任憑紅衛兵狠命地扯著她的頭發,她就是不低頭,因為她相信大伯是愛祖國的,也是愛母親的,他絕不是“黑特務”。新時代里,幸福的日子來到了,奶奶的身體卻越來越不如人意,家人為此又多了一份擔憂。他們知道,苦苦的思念催趕著而又阻攔著奶奶那匆匆而又實在不願離去的腳步。

  前年中秋,奶奶依舊艱難地抱了一壇桂花酒,準備埋入土中,她剛彎下身子卻突然倒下,等 家人圍過去的時候,她只斷斷續續地說了一句“我……我的兒……要回來……”就帶著她一生的遺憾匆匆地走了。村里人說,奶奶是因思念成病而死;也有人說,院子里的桂花樹大伯親手栽著,是通人性的,它不忍再見奶奶的苦苦思念。秋深了,天更冷了,一群大雁往南飛。是啊,雁兒可曾在鄉愁,如果沒有,為何年年飛去又飛回?雁兒年年飛去又飛回,終究還有個落腳的地方,奶奶的思念也該有個停泊的港灣吧!…… 大伯回來了,他老了,臉上印滿了歲月的滄桑。他坐在屋中央,面對著我這個他未曾謀面的 侄兒,講述著那些已經久遠,只有父輩清楚,而我沒有經過的歷史,講述著他與奶奶之間的點點滴滴……

  晚上,大伯抱著一壇陳年的桂花酒,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奶奶的墳前。他將酒壇打開,深深地吮了一口,然後把酒一點一點地灑在墳前,隨之點燃一封封他曾寫好但無法寄出的思念。

  “媽——我——回——來——了,媽——”大伯渾濁的聲音顫顫抖抖,劃破了夜的寂靜,回蕩在海峽兩岸的心谷中。

  這一夜,月朗朗的,正圓。

  這一天,又是中秋。

 
編輯: 賀晨曦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