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淞滬地區,北控長江口,南領杭州灣,東臨東海,西屏南京,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且為中國工商業中心,日軍若佔領之,可使中國經濟與財政,均遭受嚴重打擊,日軍若由上海西進,可以威脅南京或溯江西上威脅漢口,故為敵我雙方必爭地區。    一、戰略要點:     1、上海:為中國第一大港,其得失對中國經濟影響甚大,市內亦有日本租界,經常駐有部隊,可作為日軍增援部隊之應援及支撐。    2、嘉興:位於滬杭蘇嘉鐵路交點,為一交通樞紐,亦為淞滬地區中國軍隊輔助補給線上之要點。    3、昆山:為淞滬地區中國軍隊補給線上之要點。    4、常熟:為吳福線上之中間樞紐。    5、吳縣:為京滬蘇嘉鐵路之交匯點。    6、金山衛:適於登陸,登陸後對上海可形成包圍態勢。    7、松江:為滬杭間連絡點,亦為淞滬地區中國軍隊輔助補給線上之要點。    二、交通:    1、鐵路計有京滬滬杭淞滬蘇嘉鐵路,為中國軍隊主要及輔助之補給線。    2、公路主要有京杭京滬滬杭等幹線,道路縱橫,交通發達,對敵我雙方機動及運補給均有價值。    三、海岸港灣灘頭:    本地區沿海多為沙灘,吳淞川沙瀏河白茆口及杭州灣金山衛地區,均為有利的登陸灘頭。    四、工事要塞:    計有吳淞要塞江陰要塞,控制長江出口,淞滬周邊亦構築有工事,其中以吳福線錫澄線之工事最為堅固,其次為蘇州河西岸與乍平嘉線,同時閘北一帶亦建有掩體工事。    五、障礙:    1、太湖:為境內最大障礙,日軍若西進形成南北分離,有利於中國軍隊內線作戰之實施。    2、黃埔江:貫穿上海市南北向,不能徒涉,限制大軍機動,有利中國軍隊守勢,但利日軍優勢海軍活動。    3、瀏河:位於西側,除部分梁及渡河點外,不能徒涉,利於中國軍隊守勢作戰。    4、長江:位於境內北側,可限制日軍之繞越行動,作為中國軍隊左側之天然掩護,但利日軍海軍活動。    5、洋澄湖及澄湖:位於吳縣之南北地區,限制大軍機動,敵我雙方易被形成分離。    6、前述工事障礙再依托沆州灣和太湖,使敵人難以大規模迂回,只能向正面攻擊,中國軍隊則可逐次在後方構築陣地,逐次抵抗。  (來源:新浪網)
 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