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臺灣陽明海運董事長:看好兩岸海運業合作(圖)

  時間:2009-06-10 14:35    來源:人民日報     
 
 

  臺灣的陽明海運名聞遐邇,與大陸的航運企業也有著長久的合作關係。初夏晴和的一天,記者來到位于臺灣基隆市七堵區的陽明海運總部,與董事長盧峰海先生深入交談。

  盧峰海先生在臺灣海運界服務近40年,2004年曾經獲得亞洲海運名人獎。陽明海運創立于1972年,前身為1872年就成立的招商局,原為公營企業。1995年盧峰海先生擔任陽明海運總經理,力主電腦化管理和民營化。在他的帶領下,1996年,陽明海運實現民營化,“百年老店”煥發了生機活力。陽明海運不僅轉制成功,還先後順利發行國際金融市場募集資金造船,穩健擴大船隊陣容,並擴展全球航線及建立多角化經營體係。截至2008年12月底,陽明海運擁有93艘營運船舶,承運能量高達400萬載重噸,年營運貨櫃逾240萬,船隊包括貨櫃船、散裝船及代營臺電運煤輪。已然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海運公司,平均船齡更為全球最年輕之一。

  話題自然轉入兩岸海運業者的合作和兩岸海運直航。盧峰海告訴記者,早在1995年,他就主張與大陸海運業者建立策略聯盟,以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的影響力,實現互利雙贏。那個時候兩岸情勢不太好,他們與大陸中遠等公司只能選擇在第三地見面、商談或者簽約。後來這方面的情況雖有改觀,但兩岸之間海運直航卻遲遲未能實現,運輸船只必須繞道第三地到對岸,不僅不方便,成本也高許多。一直到去年12月15日,兩岸海運直航才真正實現。

  陽明海運公司目前同大陸的中遠、中海、招商局等公司保持著業務往來,而且合作都相當成功。談起未來與大陸海運業者合作的深化,盧峰海說,“三通”基本實現後,陽明海運可以更加安心大膽地制定未來規劃並積極推進,比如未來在大陸要擴大布點,發展更多的合作夥伴,以此來提高企業的服務品質,增強自身的競爭力。

  “我看好兩岸海運業的合作前景!”(吳亞明)

 
編輯: 肖燕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