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 “2010年《經濟藍皮書》發佈暨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分析預測了2009年和2010年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公佈了2009至2010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測,並正式對外發佈《2010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經濟藍皮書》指出,從季度經濟運作情況看,2009年國民經濟呈現出企穩回暖、逐步向好的發展軌跡。據預測,2009年我國GDP增長速度將達到8.3%左右,可以實現“保八”經濟增長目標。如果2010年世界金融危機不再進一步嚴重惡化,國內不出現大範圍嚴重自然災害和其他重大問題,GDP增長率將穩步回升到9%左右的增長水準。
2010年農業形勢嚴峻 第二三産業穩步增長 2009年農業生産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率將達到5.6%。考慮到農業生産的自然週期性因素,2010年農業生産形勢比較嚴峻,預計第一産業增加值將有所回落,增長5.1%。金融危機對我國工業生産的影響十分嚴重,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工業經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升態勢,預計2009年和2010年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將分別達到8.6%和9.4%。2009年以來,房地産業出現了恢復性增長,第三産業的企穩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撐,預計2009、2010兩年,第三産業分別增長8.7%和9.5%。
固定資産投資名義增長率將達23.9% 2009年,在所有經濟刺激政策推動下,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加速增長,成為擴內需、保增長的最主要動力。預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將達到227400億元左右,名義增長率為32%,比2008年高出6.5個百分點,為近16年的最高增長率,剔除價格因素,投資實際增長率為34.4%,是2008年投資實際增長率的2.26倍。2010年,如果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固定資産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預計名義增長率將達到23.9%,固定資産投資佔GDP的比重將可能超過70%。價格水準恢復上漲 2008年以來,我國價格水準出現了較大波動。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社會商品零售價格以及投資品價格分別上漲5.9%、5.9%和8.9%,上升幅度都明顯高於前幾年。2009年上半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導致最終需求下降,物價處於低位運作,居民消費價格、商品零售價格以及投資品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1%、1.4%和2.6%。最近幾個月的數據顯示,居民消費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環比增速都出現加快的態勢。據預測,2009年居民消費價格、商品零售價格以及投資品價格分別下降0.5%、0.8%和1.8%。2010年價格水準將恢復上漲,據預測,居民消費價格、社會商品零售價格以及投資品價格將分別上漲2.1%、1.8%和1.3%。
消費需求平穩提升近幾年,消費需求一直保持著平穩增長的態勢。按可比價格計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從2002年的12%提高到2008年的14.8%。在此次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組合上,突出強調了“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國家先後實施了提高糧食最低收購保護價,提高對農民的種糧補貼,通過財政補助支援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減徵小排量車購置稅等政策措施,取得明顯效果。預計2009年和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達到125000億元和148000億元,實際增長分別達到16.3%和16.4%。
外貿形勢有望恢復08年水準受世界經濟放緩、美國金融危機惡化蔓延、國內經濟減速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影響,2008年11月份,我國對外貿易結束了持續七年多的較快增長勢頭,到2009年8月份,已經連續10個月出現下降。據預測,2009年進口和出口將出現負增長,分別為-21.0%和-19.5%,全年外貿順差將達到2500億美元左右。2009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回暖的信號開始顯現,全球經濟正開始走出二戰後前所未有的衰退,雖然經濟復蘇的力量還不夠強勁,但再次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大。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8月份我國進出口以及出口和進口環比分別增長2.3%、3.4%和1%,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從5月份開始連續數月超過50%的擴張線。預計2010年,我國外貿形勢將趨於好轉,進出口增長有望恢復到2008年的水準,進口增長和出口增長分別達到18.7%和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