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日前表示,在“後危機”時代,中國民營企業國際化可能在總體上面臨著歷史性機遇。
王子先是在日前于江蘇常州舉行的“2009中國改革:民營企業高層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的。截至2008年底,已有8500多家國內投資主體在境內外直接投資企業12000家,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共計1500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對外投資的主體數量佔9.4%,在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中佔1%。
但王子先表示,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實際情況遠超過此數,估計可能接近上述數據的2倍”。他認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具有一些獨特的優勢。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中國民營企業開拓精神強、管理成本低、國內配套産業齊備、市場適應性靈活;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具有産權優勢、機制優勢和成本優勢等;在海外投資中受政治因素的干擾相對較少。
“必須改變一種認識誤區,即認為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走出去能力不足、風險很大,政府要加以限制的看法。”王子先強調説:“總體上看來,我國對外投資不僅總量發展進入新階段,而且戰略政策也進入新階段,從限制到允許和鼓勵轉變。政府要改革相關管理體制、完善公共服務、加強投資促進,主動幫助民營企業化解風險。”(記者王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