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5月份數據下周公佈 專家預測CPI和PPI或繼續雙負

  時間:2009-06-04 14:22    來源:證券日報     
 
 

  5月份的一系列經濟運作數據將於下周陸續公佈。在所有經濟刺激計劃的作用之下,中國的經濟數據將會如何演繹?對此,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普遍預測PPI、CPI仍將為負,經濟運作仍將處於持續復蘇的進程之中。

  “5月份的經濟數據可能還是會在低位運作,但經濟數據低位運作並不代表悲觀。”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對記者表示。不過,他同時也指出,5月份觸底也有可能,總體的跌幅會收窄很多。

  至於做出上述判斷的依據,李大霄解釋,從宏觀方面看,房地産、汽車、商品價格這三大塊還是出現了一點回暖跡象。此外,出口也出現反彈,這説明經濟在漸趨好轉。“我覺得對經濟發展趨勢不能説是過分樂觀,但不悲觀。”

  “由於2月份到8月份有半年的通貨緊縮期,我預測CPI大概會是-1.1%,而PPI則在-6.8%到-6.9%之間。”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魏鳳春説。
 
  他進一步解釋,對於CPI做出的上述判斷,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産能過剩。“8月份經濟開始擴張,貨幣乘數加大,貨幣投放滯後效應以及國際大宗交易品種價格上漲輸入因素等影響,預計全年通脹率不會超過1%,但11月份以後會超過2%。”

  而對於PPI的上述判斷,他解釋主要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第一是去年的PPI太高所導致的翹尾因素,第二是企業生産銷售狀況並不是很理想。“我覺得PPI大概會在8、9月份開始掉頭向上,但全年為負,大概會在-4.5%左右。”

  “上半年CPI負增長已成定局,預測5月份CPI同比增幅為-1.5%左右,將自2009年2月份以來連續第四個月出現負增長。”交通銀行(601328)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5月份CPI同比增幅將連續第四個月出現負增長。五月份食品價格繼續小幅回落,同時翹尾因素將拉低物價1.5個百分點,仍然是主導5月份CPI繼續回落的主要原因。

  他解釋,今年以來CPI下行主要受翹尾因素的影響,前四個月CPI同比增速如果剔除翹尾因素(-1.53%),新增因素其實是正增長(0.7%),因此,通貨緊縮的情況並不如預想的嚴重,預計6月份物價負增長仍將持續,今年上半年CPI負增長已成定局。由於翹尾因素在下半年將逐步減弱,同時下半年經濟回升也將帶動物價有所走高,加上近期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也可能傳導到CPI,因此,如果沒有其他突發因素影響,預計物價將在下半年恢復正增長,但增長幅度會比較低,年內不需要擔心通貨膨脹重新抬頭的問題。由於通貨緊縮程度並不如預期的嚴重,因此預計近期國內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定性,不會進一步降息。

  與此同時,唐建偉預測5月份的PPI為-6.5%。至於原因,他解釋,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有所回升,加上擴大內需政策推動國內工業生産逐步恢復,使得國內PPI跌幅有所收窄。“由於經濟回暖以及流動性增加推高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最近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也可能對國內PPT産生向上壓力,但由於去年翹尾因素影響,最近幾個月PPI仍將維持負增長,但降幅可能逐步減緩。”

 
編輯: 肖燕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