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資訊化部二十三日發佈中國一季度工業經濟數據,一季度工業經濟中積極跡象逐步增多,逐步扭轉了過快下滑勢頭,但回升基礎還不穩固,還不能輕言見底。
工信部運作監測協調局局長朱宏任介紹,今年一至二月,工業增速快速回落到百分之三點八的低點後,快速下滑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三月份企穩回升,增長百分之八點三。
據介紹,消費品工業狀況好于工業整體形勢,受益於國家擴大消費政策,輕工、紡織、煙草和醫藥行業增速保持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五之間。家電、農機、汽車(摩托車)“三下鄉”政策開始見到效果,産銷形勢好轉,家電下鄉消費金額已達四十億元。
受投資拉動,裝備製造業和部分原材料行業出現轉機,機械、有色、汽車、石化行業三月增長均超百分之十。
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分六次調整部分輕工、紡織、機電産品出口退稅率,對穩定出口有正面影響。服裝、傢具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有增長,部分工業産品的出口下降幅度也開始減小。佔出口比重較高的電子行業三月份出口交貨值下降百分之十,比前兩個月減緩九個百分點。
朱宏任介紹説,中國近半數省份工業生産增速加快。三月增速超過百分之十的省份由前兩個月的十個省增加到十五個省。工業大省中,江蘇、山東、廣東、遼寧四省工業增速比前兩個月加快,浙江和上海的增速降幅也大幅收窄。
朱宏任説,部分行業和地區的工業經濟開始向好的方向轉化,但回升的基礎還不穩固,不能輕言見底。
朱宏仁認為,目前還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外需持續萎縮,歐元、日元、韓元等貨幣貶值影響了中國産品的比較優勢,外貿出口形勢嚴峻;國內一些行業産能過剩、結構不合理等深層次矛盾影響深遠,經濟效益繼續下滑等問題十分突出。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面臨很大困難。(劉育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