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臺商趕搭TD-SCDMA列車
字號:
TD專利比例定格30% 尚需跨越專利人才瓶頸

  時間:2006-11-03 10:42    來源:     
 
 

  國產專利比例到底有多少?7.3%的專利份額又有多大的可信性?有關國有專利比例的謎團乃至爭執一直伴隨著TD-SCDMA的發展。在近期,根據相關機構的梳理,這一份額問題有望推出最新版的官方數據,塵埃落定之後,這一比例最終會定格在“30%左右”。

     據業內某權威人士表示,移動通信係統由核心網和無線網構成,一般而言,二者的專利比例大致為6:4,而目前TD-SCDMA在無線網方面佔有70%的專利,因此,總體算來我國應該佔有30%左右的專利比例。

     同時,在10月中旬,諾盛電信咨詢公司發布了TD-SCDMA專利的分析報告,其中稱除了在SCDMA上我國企業擁有專利份額51.5%之外,在關鍵的TDD專利上大唐佔據12.2%的專利比例,華為佔據10.1%,中興佔據7.4%,合計為29.7%,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該權威人士的說法。

     另外,電信專家李進良向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在TD上投入研發的企業,遠不止該咨詢機構數據中所包括的幾家廠商家,因此我國總體擁有的專利應該還要樂觀一些。

     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TD-SCDMA產業聯盟做過認真的專利分析工作,產業聯盟企業擁有主要的核心專利,這不但體現在質量上,也體現在數量上。“我個人不認為從未與TD-SCDMA技術與產業開發的主體接觸過的機構,能夠提供有公信度的TD-SCDMA專利報告。”楊驊談到。

     另外,TD-SCDMA技術論壇秘書長王靜也向記者表示:“對于TD-SCDMA專利問題要著重關注其核心專利,我國在相關核心專利的佔有上表現良好。”

     專利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對廠商而言,專利費通常佔到其銷售收入的15%-20%,而根據諾盛咨詢數據顯示,由于在通信行業發展初期我們國家缺乏自主知識產權,1G時代付出的專利費為2500億元,在2G時代,更高達5000億元。

     此前有關部門做過預測,中國3G係統設備市場約為6000億元,手機和業務市場的容量為4.6萬億,兩者相加超過5萬億。這一龐大的市場足以對任何一家廠商產生巨大誘惑,而專利分布將在廠商間的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也是我國強烈支持並大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G標準TD-SCDMA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相關專利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也正在日益受到重視。有TD-SCDMA產業內部人士曾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還極為缺乏既能透徹了解國際專利規則,又能懂得電信技術並能夠清晰分解其專利結構的人才。

     因為專利是以公開為前提,如果申請者的權利要求書寫不當,無法體現出該項發明的原創性、技術性和獨特性,發明人的專利將得不到批準,無法獲得法律保護。此時,其他人可以很輕松地獲取並合法利用發明者的技術指標,造成發明者實際上喪失對自己發明的保護權,研究成果付諸東流。

     此外,權利申請書覆蓋面也很重要,如果范疇太廣,會侵害別的發明人利益,給發明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范疇太小,其他人可以繞開該專利,發明人只能坐看利益旁落。

     因此,專利申請書中的每個字都需要仔細斟酌,未經過專業訓練,沒有專業知識的人是難以擔此重任的。因此,在TD-SCDMA專利問題上還要作出係統性的、全方位的努力。

(來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編輯:越翎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