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新農村建設
 
 
浙江城鄉公交一體化進行時:出行方便 還有意見

  時間:2006-11-07 14:28    來源:     
 
 

    出行是方便了

    “盼了多年的公交車,現在終于開通了,阿拉可以乘公交車到城里進貨了。”周日一早,在浙江寧波鄞州區橫溪鎮埕窯路上開著—家小超市的俞宇,提著兩只大編織袋乘坐629路公交車到市區進貨去了。

    從2002年開始,寧波市政府就著手對鎮海、北倉、鄞州區域內的社會客運中巴線實施城市公交化改造。據了解,實施公交化改造後,寧波市累計投入改造資金2.65億元,投入公交車輛455輛,這些大大改善了寧波農民的出行條件。

    在紹興,王壇鎮孫嵼村村民孫水妹開心地說:“家對面就是公交車站,看到公交車過來再出門也能趕上車。”

    出門坐公交,雨天不帶傘,這樣的生活對紹興縣的山區農民來說,已在逐步成為現實。截至目前,該縣已有19個鎮、街道建成公交候車亭1119個,預計到2006年底,全縣將實現“村村通公交,站站有亭靠”的城鄉公交—體化交通格局。

    乘客還有些意見

    在方便市民的同時,寧波一些乘客也提出了不少的問題。首先是公交班次間隔時間過長,以前中巴車幾分鐘就有一班,現在公交車要10到20分鐘一班;有時要麼很長時間不來,要麼一來就好幾輛。其次,有些線路的車型過小,出發時就—車的人了,帶了點行李根本沒地方放;有些司機態度不是很好。

    紹興也有村民反映,如今的鄉鎮公交太城市化,不符合農村人的習慣。平水鎮村民李小和告訴筆者,原先他們坐車去市區—般都是在家門口等,車子一來招手就停,“現在不—樣了,都要去公交車站等,可公交站離我家至少有400米的距離。”

    農民朋友也要作些改變

    紹興縣交通局辦公室的朱志祥說,紹興縣城鄉公交一體化工程雖然走在全省前列,但還處于探索之中。“目前還達不到城市公交直接通向各個村落,只能採取長途客運和城市公交相結合的方式。”

    就部分村民對鄉村公交的質疑,朱志祥表示理解,“一個新事物的產生,總有爭議出現,但慶幸的是大多數人還是滿意的。”朱志祥說,公交中巴和原先的私人車不—樣,有嚴格的管理、固定的停靠點和統一的交班時間,不可能把車子開到每個人的家門口,如今只能保證每500米以內有一公交站點,以後根據情況適當縮短站點間的距離。“農民要跟上城市的步伐,這一點的改變是要接受的。”(段瓊蕾;陶喜年;任彥)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芳翼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