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安徽網7月4日電 (通訊員胡祖沛)為了讓全縣農民走上致富快車道,當涂縣圍繞如何促進農民增收開展工作,大力倡導實施“流通工程、信息工程、品牌工程、科技示范工程、訂單工程”五大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當涂縣把實施“五大工程”作為提高農民積極性,增加農民收入的“民心工程”來抓,為加快農產品流通,該縣建成一定規模的農產品交易市場6個,其中年交易額2億多元的馬橋農產品批發市場被列為全省18個重點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一。在上海、南京設立水產品批發市場,實現產銷對接。此外,還大力發展農民經紀人隊伍,現有各類農民專業協會48個,會員5325人。
該縣開通農技“110”服務熱線,成功實施中央七套農村節目進村入戶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信息入鄉”的基礎上,組織延伸“信息入村入企入大戶”工程,目前,“信息入村”數已佔全縣村委會數的90%,通過信息發布、網上銷售等,2005年實現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近億元。
為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無公害生產,該縣還積極打造農產品品牌工程,截至目前,該縣已有20個農產品獲省無公害農產品標志認證,17個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標志認證,15個農產品獲省部級以上名優產品稱號,“石臼湖”牌中華絨鰲蟹在北京農博會上獲名牌產品稱號。
在開展科技示范工程方面,該縣建立了8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實施了25個農業新技術項目,舉辦各類免費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0余期,受訓幹群2萬多人次。同時,組織100余名農業技術人員下鄉開展科技結對幫扶。全縣種、養、加等龍頭企業已達38家,帶領12萬戶農戶實現訂單生產36萬多畝,這些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農戶,有效實現了產銷地的對接,保障了農民利益。訂單農業使得農民按照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簽好訂單,為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在這五大工程的幫助下,2005年當涂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98元,增長13.2%,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來源:中新安徽網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