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記者來到大洼縣西安生態養殖場採訪。正下田查看有機水稻長勢、進行田間管理的農民張樹仁得意地告訴記者,秋後這十畝有機稻,要比種植普通水稻多賺1500元!看到記者驚奇的目光,同行的盤錦市環保局生態辦工作人員介紹說,種有機稻收入是常規生產的1至1.5倍,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今年,盤錦有機水稻(轉換)、有機玉米、有機大豆種植面積分別達到了23萬畝、1萬畝、1.3萬畝,有機豬認證發展到1.2萬頭,有機水產品養殖擴增到50多萬畝。據測算,僅水稻一項,將生產出有機(轉換)大米6萬噸,產值3億元。盤錦市漸入佳境的有機產業,對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有機食品基地成氣候
從各方面條件看,盤錦市發展有機產業的基礎都是十分堅實的。早在1995年、1996年,盤山縣太平農場的軺埂大豆、石山種畜場的源源牛奶就獲得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01年,全球環境五百佳———大洼縣西安生態養殖場2000頭育肥豬獲得有機認證,成為全國第一家申請並獲得認證的有機豬生產單位。
擁有良好生態環境的盤錦市,瞄準科技快速發展中未來農業生產方向,舉全市之力,發展有機產業。盤錦市政府成立了有機食品開發工作領導小組,並設立專門辦事機構,在市、縣、鄉形成了三級完善的有機食品基地建設責任體係。同時,他們在國內知名生態科研院所指導下,相繼制定出臺了《盤錦市生態建設規劃》、全國第一個地市級有機食品規劃———《盤錦市有機食品發展規劃》,為有機食品產業發展明確目標和方向。
時至今日,“國家級生態建設示范區”、“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示范基地”、“全國首批十個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先後落戶盤錦,國家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在盤錦專門設立了“發展中心盤錦辦公室”。可以說,無論從生產規模,還是商品數量,盤錦有機食品基地在全國名列前茅。
規范發展實現三贏
質量信譽是有機產業發展的生命。盤錦市自開展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工作以來,嚴把質量關,對有機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各個環節嚴格監管,形成了完善的有機食品控制體係。隨著“有機食品基地管理辦法”、“有機食品加工、貯藏、運輸管理辦法”、“有機農業內部監察制度”等一係列政策法規的出臺,盤錦市有機食品開發逐步實現從點到面、從少數產品生產到全方位、多層次發展的可喜轉變。鼎翔集團、利是米業等一批獲得國家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企業和他們的綠色有機產品,成為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和支柱產業。
盤錦市把發展有機產業作為強化農村生態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中心工作來抓,積極推動和引導廣大農民發展有機食品。他們從制定扶持政策、提供技術服務、鍛造專業隊伍等方面著手,促進了有機(轉換)水稻、有機蔬菜、有機玉米、有機大豆、有機蘆筍、有機鵝等生態種植、養殖業的快速興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今年,盤錦市進行有機生產的農業化產業龍頭達到44戶,帶動了6萬多農戶致富。
有機食品基地建設,有效地控制了農村面源污染。據統計,實施有機生產5年間,盤錦市少施化肥7萬余噸,農藥120多噸,年均遞減2%以上。遼河盤錦段的水質明顯改善,流域范圍內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多年罕見的白鷺成千只地翱翔在遼河盤錦段水域,日漸稀少的天津厚蟹也開始大量增多。
躋身五大接續產業
作為資源型城市,盤錦在轉型進程中,先後提出了“生態立市”的定位和發展五大接續產業的理性發展思路。初具規模的有機食品基地,成為盤錦建設生態市的重頭戲;邁向商品化、專業化、現代化的有機產業,被納入盤錦市重點發展的五大接續產業。
當前,盤錦市正著手在有機食品品種和規模上做“大文章”,大米、豬肉、牛奶、蔬菜、食用菌、飼料等十個有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正抓緊建設中。 (記者劉立杉) 來源:遼寧日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