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頻道1月30日電 天津市市長戴相龍在天津市第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式所作《政府工作報告》說,2006年是天津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年。
戴相龍說,2006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根據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議,把“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寫入“十一五”規劃綱要;5月26日,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同時批準濱海新區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7月27日,國務院批復同意修編後的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天津的城市定位。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決策,為天津發展提供了重大歷史機遇,開辟了廣闊發展前景。
戴相龍說,我們制定了濱海新區“十一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編審了濱海新區產業功能區發展規劃,編制上報了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內面積最大的東疆保稅港區,在稅收、外匯、海關等方面將實行特殊政策。 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復的外匯管理改革開始啟動。全國第一只大型產業投資基金——總量為200億元、首期已募集60.8億元的渤海產業投資基金已經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揭牌運營。(記者陳傑)(完)
來源: 人民網?天津視窗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