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9月8日電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8日在廈門表示,兩岸産業合作今後的出路應該由目前的“結合”向“整合”,直至“融合”發展。
劉震濤是在第六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上主題發言時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從兩岸産業合作20多年來的經驗和教訓來看,兩岸産業之間各自奮鬥,只以國際品牌廠商代工為結合點的簡單“結合”,看起來興旺,甚至十分紅火,但只是給品牌商帶來了輝煌,兩岸今後的出路應該由目前的“結合”向“整合”,直至“融合”發展。
劉震濤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兩岸必需“共同制定發展願景”,在此前提下,“合力打造自有品牌”和“共同制定産業標準”是“整合”起來最重要的內容。
劉震濤説,當前大陸在“十二五”規劃“調結構、擴內需、保民生”大方針下,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與臺灣“黃金十年”提出的“六大關鍵性産業”有很多共同的內容,這就為兩岸研究制定共同發展願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兩岸要想合力打造世界品牌,就要從共同制定産業標準開始。”劉震濤表示,目前,兩岸企業大多只能做産品,賺取微利,少數升級作研發,但仍然不能與制定規格、標準的微軟、英特爾相提並論。
他説,兩岸只有整合起來,共同制定産業標準才能使得兩岸産品的規格標準逐步成為世界性標準的制定者,進而逐步走向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自己的世界品牌。
劉震濤還説,要想建立中華民族自己的國際品牌,兩岸要放棄“單打獨鬥”的思維,凝聚共識,全心全意搞好産業整合,“這是創造共同品牌的基礎”。(記者 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