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據北京日報報道,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計劃今年10月擇機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說,和“神六”相比,“神七”最大的變化有三:一是執行航天員出艙活動;二是飛船滿載,3名航天員最長飛行5天;三是飛行期間要進行一些衛星通訊的新技術試驗。
神舟七號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期首次飛行,航天員空間出艙活動將成為最大突破。專家們制定了有害氣體控制等30多項出艙期間的應急預案,保證航天員安全。
為了讓航天員順利進入太空,“神七”軌道艙設計了一個“夾層”——“氣閘艙”。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志介紹說,太空中是真空狀態,要出艙首先要把軌道艙里的壓力泄放掉,這樣內外壓力平衡,艙門才能打開,航天員才能出得去。
目前中國自主研制的艙外航天服已經完成。我國曾向俄羅斯購買了全套的艙外航天服,“神七”航天員將身著哪套“太空行走”,還要進一步對比性能再確定。
艙外航天服儼然是個小衛星。它的外層防護材料具備防輻射、防紫外線、抗驟冷、驟熱等功能。因為出艙的航天員可能會遇到向著太陽的一面是200多攝氏度高溫、背著太陽的一面是零下攝氏度的低溫。這種驟冷、驟熱的變化必須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護層。我國自主設計的艙外航天服能使宇航員免受太空微流星體撞傷,並能過濾一定程度的輻射。航天服里有風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過量的熱。
航天服上有個纖維罩,包含了免提裝置的通訊用的麥克風及喇叭,配合航天服中的傳輸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員與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員通話。艙外航天服還能產生助力,使宇航員在太空穿梭機外能自由行走。
航天員會呼出二氧化碳。在航天服這個密封的空間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濃度會上升至危險程度,令宇航員死亡。空氣首先會進入一個裝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氣,接著便會進入過濾二氧化碳的部分,隨後,經過一個風扇,在純化器中除去水蒸氣後再回到水冷係統。空氣的氣溫維持在12.8攝氏度,航天服上的轉換裝置可提供長達7小時的氧氣供應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