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明凱 林孔談 福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昌盛,人文薈萃,1984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14個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國家賦予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臺商投資區、高科技園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等特殊政策。 改革開放以來,福州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全國城市投資硬環境40優”行列,連續四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三次獲得“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稱號,還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稱號。去年4月又被國家愛衛會授予“國家衛生城市”稱號,成為繼成都、杭州之後第三個獲得“國家衛生城市”稱號的省會城市。今年初,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福州,這座千年古城正迅速成為海峽西岸繁榮帶的新亮點。
熱情洋溢的投資熱土
經過20年艱苦不懈的努力,福州市利用外資從無到有,迅速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局面已經基本形成並日益發展。到2000年12月底,全市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3876家,合同外資16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78億美元。對外貿易從小到大,出口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全地區進出口總值約60億美元,其中出口約40億美元(市屬企業出口27億美元)。這一切都得益於全市上下對投資軟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這裡也日益成為海內外人士、中外客商心儀的投資熱土。
福州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投資環境建設,近年來相繼出臺了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並實施了“一棟樓”辦公、“一個窗口”收費以及在各開發區推行“一個窗口對外”、“一個漏斗對內”等規範化管理辦法,下大力氣清理稅外收費,整治“三亂”等,投資環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去年以來,福州市圍繞加強服務,堅持政策和制度創新,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鼓勵科技人員在榕創業和建立人才資源高地的決定》,推出了投資項目申報代辦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失職追究制、跟蹤督查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促進了窗口單位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堅持管理體制創新,在全市範圍內對各部門的審批許可權、辦事環節進行清理,就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環節作出了40多項具體規定,取消了市級審批事項80項,提高了機關效能;堅持工作方法創新,成立了跨國公司協調工作小組,健全了重大外資項目協調例會制度,真心實意地為外商投資企業排憂解難。這些新方法、新舉措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福州市投資環境的優化,保持並鞏固了對外開放的優勢。
栽好梧桐樹 引來鳳凰棲
福州市在認真推進兩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城市環境建設,並把它作為一項事關長遠和牽動全局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一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全市先後投入鉅資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市政公用設施進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城市環形放射性路網和拓展城市新區的基本路網骨架;福州港進入了全國十大集裝箱港口行列,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成為中國目前凈空條件最好的大型國際骨幹機場之一;福州至廈門高速公路已全線通車,省會中心城市大交通體系正逐漸形成。城市基礎設施已由滯後制約型向適度超前型轉變。現在正抓緊建設羅長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福州段、同三與京福高速公路福州繞城公路一期工程;啟動建設福溫鐵路、三環路、羅源灣深水港以及江陰工業港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積極實施“大城關、小城鎮”戰略,基本形成環福州城市“1小時經濟圈”。
二是加快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步伐。全面實施中心城區“東擴南進”發展戰略,以南臺島為“南進”重點,以鼓山新區、快安新區為“東擴”的重要區域,近期集中力量推進新店新區、快安新區、鼓山新區、金山新區和江濱大道內側等開發建設,加快拓展新城區。在舊城改造方面,近期重點是改造棚屋區。從去年7月10日開始,先後啟動實施了涉及搬遷地塊636.31畝、8284戶2.5萬多居民、56.76萬平方米舊房的蒼霞、上渡、安平棚屋區改造工程。幫洲、義洲、江九、江十等棚屋區改造工程也已著手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用3—5年時間全面完成中心城區主要棚屋區和舊房區的改造。通過努力,力爭到2005年使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25平方公里。
令人稱心如意的投資軟硬環境,使福州越來越成為創業的“好家園”、亮麗的“福建之窗”。
“園”中天地分外大
發展高科技一直在福州市經濟格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璀璨群星中耀眼的一顆。
福州市近年來組織實施各級火炬計劃98項,促進了電子資訊産業、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全市有高新技術企業142家,約佔全省總數的40%。去年底,全市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可達260億元,約佔全市工業總産值的20%。福州科技園區、福州軟體園、福建留學生創業園、福州光電園區、海峽科技城、新大陸科學園等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如雨後春筍,迅速崛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走廊”和高新技術産業帶。福州科技園作為福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重要基地,1991年被國務院批准開發建設以來,累計興辦各類高新技術企業200多家,實現高新技術産品産值近300億元。福州軟體園由軟體中心和軟體産業基地兩部分組成,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目前軟體産業基地已實現“七通一平”,有5家企業施工建設7個模組的研發中心,17家企業入住産業基地,95家軟體企業入園,去年實現産值15億元。軟體園還與清華大學協作,建立清華大學碩士培養福州站,為軟體産品出口和吸引軟體人才創造了有利條件。福建留學生創業園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由省市聯合創辦。去年11月,創業園被國家科技部、人事部、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首批9家國家留學人員創業園示範建設試點單位。
高科技的發展,各類園區的崛起,使福州的經濟發展有了質的飛躍,並拓展了一個嶄新而巨大的投資空間。
跨越海峽的橋
福州與臺灣隔海相望,推進資訊經貿合作潛力巨大,特別是福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的建設成效顯著,成果喜人。
實驗區成立三年來,福州市在全面開展實驗區各項基礎建設的同時,大力做好招商引資和對臺農業合作的文章。福州市委、市政府對實驗區的設立十分重視,實驗區批准伊始即成立了以市委書記、市長為正副組長,農業、口岸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
為了完善實驗區的投資環境,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若干規定》、《關於促進榕臺經濟交往與合作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實驗區成立之後,福州市先後在香港、廈門、北京、上海等地舉辦了大規模的招商活動,共推出實驗區重點招商項目300多項。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批准農業外資項目720項,總投資達12.4億美元,合同外資7.5億美元,實際到資5.89億美元。其中,實驗區成立以來,已落地農業外資項目227項,合同外資3.89億美元,實際到資2.68億美元,涵蓋農、林、牧、漁、農産品加工、觀光農業、水電開發等各個行業。
如今,大規模利用臺資已成為福州市農業招商引資的顯著特點。全市累計興辦臺資農業項目324項,合同臺資3.13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2.21億美元。其中,實驗區成立以來,引進臺資農業項目94項,合同臺資1.78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1億美元。福清、閩侯、瑯岐等三個示範區累計已落地農業臺資項目78項,合同臺資1.28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9695萬美元。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流動發展”的原則,1997年底福州實驗區以福清、閩侯、瑯岐三個示範區為重點,在全市啟動了30多個項目,總投資1億多美元。今年3月,經市政府批准,晉安、羅源、連江等第二批示範區正式成立,並在全市確定了30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示範點。這些項目的建成為實驗區的全面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如福清洪寬海峽農業合作實驗場,總投資500多萬美元,引進臺灣瓜果、蔬菜等良種,建立了800多畝引種示範、推廣基地。福清福洋水産開發有限公司引進臺灣彈涂魚良種、技術,與廈門大學海洋係合作開展人工育苗技術研究取得突破,建成全球最大的彈涂魚養殖基地4000多畝,兩年後將達到1萬畝。閩侯雪峰農場引進臺灣茶葉良種、技術,開發雪峰高檔系列茶,産品暢銷國內外。福州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像一座橋,飛跨海峽兩岸,連結了兩岸同胞的心,也促進了福州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推進了農業産業化和創匯農業的發展,加快了山海資源的開發利用。
今天的福州已非昔日東南偏僻之地,她已成為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福州市實現國內生産總值達1003.3億元,成為我國國內生産總值超千億元的第六個省會城市;財政總收入達74.88億元,其中地方級收入(不含國稅)達55.3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達8億美元;進出口總值達48億美元,其中出口總值25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52億元;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達7950元和3860元。這一切都表明,福州將成為一個展示福建日新月異發展的窗口,成為全省發展的一個精彩縮影,她將以更大的熱忱歡迎海內外人士一起來續寫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輝煌,一起成為海峽西岸繁榮帶亮麗的明星。 馬祖香客首航馬尾。 新朋友、老朋友相聚在榕城。 慶祝建城兩千年舞龍活動。 海峽兩岸高新技術暨産品博覽會一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