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似乎以一種“復古”方式開始新年:這裡發生的銀行擠兌事件,更像是在1997年,而非2007年。不安的儲戶上週五從中華商業銀行提取了逾4.6億美元的存款,約佔該行存款總額的10%。外國的組合投資者也應該像儲戶那樣擔心嗎?
花旗集團的統計顯示,過去四個月間,外國投資者是臺灣股市金融板塊的凈買入方。從好的方面説,在臺灣,銀行倒閉的可能性很小,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威脅更小。
上週末臺灣政府以其典型的快速度向中華商業銀行注入了公共資金,同時,該銀行的情況有其特殊性:此前它的兩家長期境況不佳的關係企業申請破産。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臺灣銀行瀕臨破産,但它們都是些小銀行,其破産造成的連帶破壞會很小。
然而,政府不願讓實力較弱的銀行淘汰出局,有其不好的一面——尤其是鋻於臺灣是全球最為擁擠的銀行市場之一。臺灣規模較大的銀行正在掙脫一場無擔保消費信貸危機,但它們的前景仍難以令人鼓舞:貸款增長乏力,競爭正侵蝕利潤,同時仍有必要提高準備金比例。
臺灣政府推動銀行業整合的改革已持續多年,但由於不夠投入,改革成果非常有限:2001年臺灣有53家銀行,目前仍有43家;相比之下,馬來西亞的銀行數量已從50多家降至9家,還計劃到2008年進一步減少到5家。
有人希望外國投資者能在推動銀行整合方面發揮一定作用,但考慮到家族股東和政府股東的抵制,這有些不切實際。此外,雖然與亞太地區其他銀行相比,臺灣的銀行可能看起來比較便宜,但其回報水準往往也較低。
渣打銀行去年出資12億美元,收購了臺灣新竹國際商業銀行,這一價格是新竹國際商銀賬面價值的2.3倍。但渣打將不得不通過“盤剝”客戶,以證明該交易的合理性。對於收購者而言,此次臺灣的擠兌事件,聽上去並不像是“進軍號角”。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
編輯:芳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