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工商局獲悉,海交會期間,將有20多個臺灣居民來榕申辦個體工商戶,並于19日在榕舉行授牌儀式。
福州市工商局外資企業注冊分局局長陳瓊告訴記者,根據市政府下發的《臺灣居民在福州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的若幹意見》(試行),市工商局已經為臺灣居民申請個體工商戶開辦了“綠色通道”,提供申請、受理、審批一站式服務,申辦時間縮短到一至兩天。
在臺灣大財團、大公司、龍頭企業已形成投資規模的基礎上,個體工商戶進駐福州將帶來更多的商機。“種種跡象表明,臺灣向大陸的又一次大規模產業轉移即將開始”,昨日,省委黨校產業與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明森如是分析。
本報探尋
臺灣個體戶如何在福州開店?
臺灣個體戶如何在福州開店?比較熱門的行當是哪些?這是許多臺灣個體工商戶所關注的。而從臺灣個體戶所做出的選擇中,也有福州本土個體工商戶合作與借鑒的機會。
十大熱門行當初現 餐飲、工藝品、水果零售列前三位
“臺灣居民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由經營地所在縣(市)區工商局登記管理”,福州市工商局外資企業注冊分局局長陳瓊介紹說,這20多位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的地點分布在福州市五區八縣。
記者從福州市個體私營協會了解到,在鼓樓區內,有4位臺灣居民申辦。兩家是臺灣風味飲食店,分別分布在省體育中心邊上和營跡路,另外是五四路銀河花園的一家進出口貿易商行,楊橋路上的飾品店。
臺江區內,鰲峰洲水果批發市場附近的一家水果店也是臺灣個體工商戶開的。晉安區內有幾家建材、陶瓷店,長樂、連江也有臺灣居民申辦特色飲食、水果個體工商戶。永泰縣內則有幾家農場。
根據記者目前了解的情況,臺灣居民主要投資福州以下十大熱門行業:餐飲、工藝品、水果零售、建材、農場、進出口貿易、木雕、電腦刺繡、二手房中介等。
服務行業機會閃現 福州可翻版臺灣社區服務模式
針對本次福州市促進臺灣居民申辦個體工商戶,福建省社科院現代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陳萍認為,福州的服務業將可能迎來新的模式。
“特別是服務業,臺灣現在做得很好,福州完全可以翻版、復制他們的一些做法。”陳萍如是說。
“服務業的彈性比較大,進入門檻比較低,經營成本也不高。之前,臺灣經濟比較低靡的時候,很多人就去開出租車,做小商販。臺灣從事服務業的人也比較多,社區服務特別發達”,陳萍研究員舉例說,臺灣的社區服務業就非常全面,不僅賣日常商品,還經營其他配套服務,比如可以幫人寄信,繳水電費之類的。
這些在福州目前還是沒有的,陳萍研究員認為,這種社區服務模式如果進駐福州,對本土的一些服務行業會有一些衝擊,但是對居民來說,肯定是不小的利好。
專家指點
省委黨校陳明森:
第四次產業轉移可能來臨
省委黨校產業與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明森的觀點是:臺灣個體工商戶如果大量到福州創業,那麼第四次臺灣產業向大陸轉移可能來臨。
“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主要是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紡織等,這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等地帶;第二次是1990年之後,很多產業集中在深圳;第三次是1997年、1998年後,臺灣大量的電器、高端筆記本生產線移到大陸,去年,臺灣最後一條筆記本生產線已經移到江蘇”,陳明森說,第四撥就應該是一些配套設備、配套服務的轉移了。
“臺灣人喜歡用自己的生產線配套產品,而且不僅是產業鏈的上下遊配套,連生活設施配套也會跟上。”陳明森說。
人物訪談
一個臺灣個體戶的自述
許家福:在榕開店也要融入臺灣“家庭式”經營理念

(圖)昨日,臺灣個體戶許家福的風味小吃店開業 記者 劉昌豐 攝
昨日,在省體育中心邊上,剛開張的“阿桐臺灣風味小吃”負責人許家福與記者聊起了他的“榕城創業史”。他說,在福州開店,保持臺灣風味很重要,但是如何將臺灣“家庭式”經營理念融入也是一個關鍵。
“我準備在福州布局5家連鎖店,金山、上街、馬尾都要有分店,而且,經營范圍可能也不僅限于小吃。”許家福說,“我肯定會在福州長久呆下去的。”
許家福說,真正的臺灣小吃店,還得讓員工適應臺灣“家庭式”的經營模式。
“我們發現,福州的一些小店人員流動性很強,有的甚至做幾天就走了”,為此,許家福的對策是,專門給員工租了一間宿舍,讓員工吃住在一起。更為“過分”的是,員工如果晚上不回宿舍休息,還得告訴他。
許家福說,把關心從工作中延伸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這樣整個集體就能產生家的感覺。“這也是我在福州長久呆下去的一個保證”,他覺得,員工變換頻繁不利于做生意。
來源:東南快報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