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福州最“火”的是什麼?海交會。
這些天,市民走上大街,或翻開報紙、打開電視,撲面而來的都是它的身影。隨著越來越多人把目光聚焦于此,一個話題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海交會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5天的展會,幾百個簽約項目,數以億計的投資額。一年一度的海交會帶給榕城的除了商機,還有更多驚喜。
帶來發展
2003年海交會,全市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65項,利用外資20.31億美元;
2004年海交會,全市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57項,利用外資24.27億美元;
2005年海交會,全市實際簽約外商投資項目342項,利用外資24.78億美元。
組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7年來海交會累計簽約項目3000多項,合同利用外資近百億美元。目前,已有近千個重點外商投資項目在榕建成投產。
不可不談的是東南汽車城的崛起。2003年海交會上,東南汽車有24家配套廠項目簽約,這些項目現已全部完成合同審批並正式落戶青口。如今的青口投資區,一個大型汽車生產基地正在形成,落戶整車企業3家;圍繞整車廠,落戶一級配套總成企業38家,二級、三級等中下遊配套的零部件企業110多家,相關物流公司28家。正是通過海交會這個平臺,成功引進了東南汽車項目,青口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鎮才一躍成為現代汽車城。
事實上,如今我市的一些支柱產業大都得益于海交會上引進的龍頭項目的帶動。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及配件機械、輕紡等支柱產業在福州日漸崛起。
帶來商機
“它代表著無限的商機,它為我創造了投資的機會,結交朋友的機會,尋找合作夥伴的機會,了解政府新政策的機會,與商界同仁溝通的機會……”在臺商天福集團董事長李世偉的眼中,一年又一年的海交會等于一個又一個大商機。建茶莊、茶博物院,辦食品廠、蜜餞廠,發展房地產項目……這幾年天福集團在大陸的投資越來越多。李世偉告訴記者,天福集團每年要在大陸投資近7個億,其中大部分的投資機會都是通過參加海交會得到的。
商界有句名言:“人氣就是財氣”,海交會印證了這句話。眾多海內外客商的雲集,給參展商們帶來了極大的商機。2005年,臺灣水果首次亮相海交會,受到大陸同胞的熱捧。開幕當天,不到兩小時,展銷的臺灣水果已幾近被市民搶購一空,致使不少參展的臺灣水果常因斷貨而告急。借助著海交會這股“東風”,臺灣水果現在已逐漸在大陸打開市場,進入尋常百姓家。
正是看到了這些機會,越來越多的臺商才主動投奔到海交會的“懷抱”中。
而對于海內外廣大客商來說,海交會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內外華僑社團和境外企業、跨國公司代表以及國內城市代表團參展參會,通過海交會的平臺,尋找合作夥伴,實現共同發展。
帶來希望
“海交會是兩岸經貿交流的盛會,它是兩岸交流的‘高速路’。”省社科院院長嚴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地產業具有極強的相似性和互補性,隨著交流時間的持續和交流范圍的擴大,福州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建設海西的步伐將越來越快。
如今福州正處于從輕紡工業向電子、石化等重型產業、高科技產業轉變的時期。而臺灣已經完成這種轉變,它的電子、石化、機械等產業已經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福州應該抓住這個產業轉移的機會。嚴正表示,臺灣在技術、資金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有自己的優勢,而福建在人力、土地等方面存在優勢,通過海交會,雙方實現合作,創造兩岸經貿的共贏。
海交會不僅促進了兩岸經貿交流,而且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臺。繼“金門遊”、“馬祖遊”後,今年海交會又將傳來一大喜訊:海交會將舉辦“澎湖日”主題活動,發布澎湖旅遊信息,並舉行“福州-澎湖交流合作座談會”,爭取福建居民赴澎湖旅遊盡快啟動,爭取與澎湖實現貨物直航。嚴正說,近年來金門、馬祖、澎湖相繼組團參加海交會,並在海交會上單獨設館,促進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深入開展。
海交會,一個承載著兩岸交流希望的大船又將揚帆,啟航!
來源:福州日報
編輯:wei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