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港澳輿論:"十一五"規劃將為港澳帶來巨大發展空間
 
 
  來源:      日期:2006-03-06 14:13

 

  新華網香港3月6日電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開幕的消息成為港澳各大報章6日的焦點新聞,而港澳經濟被具體納入國家五年規劃則成為焦點中的焦點。

  《文匯報》社評指出,“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將香港納入國家的總體發展框架之中,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的高度,強調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等中心的地位,加大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力度,顯示了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意義重大。這不僅有利于消除外界對香港可能在內地的快速發展中邊緣化的憂慮,而且顯示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值得香港社會高度重視。

  《大公報》社評認為,“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以較大篇幅論述了香港在全國發展“一盤棋”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對香港的支持無疑是巨大的,也是令人鼓舞的。港人要充分享受藍圖之利以及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必須在往後的日子中摒棄一切無謂的政治爭論,集中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指出,毫無疑問,“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已經把香港裝進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這既是一份厚重的禮物,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面對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香港應當放眼內地,融入內地,力爭成為中國新一輪財富增長的戰略引擎之一。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認為,“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包括香港,對港人來說當然是好消息,但並不代表可以“穩坐釣魚船”。經濟貴在自強,因此,香港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好,要發揮推進國家發展的獨有功能。

  《澳門日報》突出報道了港澳經濟被具體納入國家五年規劃的內容。內頁還為此刊登了專欄文章,文章說,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港澳的角色具體化,言簡意賅,凸顯以下重要訊息:第一、中央在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前提下,把港澳兩特區的發展與建設,作為祖國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全國一盤棋”思想;第二、中央實實在在地把港澳問題納入“治國理政”的高度和層面來考量;第三、港澳兩特區在“大棋盤”的定位和所面對的問題,已被提升至國家要處理的任務之一。(完)

來源:新華網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