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從“十五”到“十一五”:中國社會發展數據盤點
 
 
  來源:      日期:2006-03-03 14:24

 

  

本報記者 李景錄攝

  “十五”期間,95%的行政村通電話的電話村通工程,是農村通信普遍服務的第一步;在“十一五”,我國農村通信發展目標將為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

  “十五”時期是我國歷史上農村公路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全國新改建農村瀝青和水泥路30多萬公里,278個鄉鎮和3.6萬個建制村實現通公路;“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縣鄉公路將增加30多萬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將達120萬公里。屆時,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都將基本實現通公路,95%的鄉鎮和80%的建制村通瀝青路或水泥路。

  “十五”期間,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15%,初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9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21%,職業教育年平均增長3.95%;“十一五”時期教育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普九人口覆蓋率接近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5%左右。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著力推進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城市垃圾處理、國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等9項環保重點,“十一五”期間,我國全社會環保投資預計達到1.3萬億元,約佔同期GDP的1.4%—1.5%。

  “十一五”期間,建築節能預計可達1.01億噸標準煤,累計建設節能建築21.46億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築15.92億平方米,既有建築改造5.54億平方米。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加大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係;在編制城市規劃時,要考慮人民群眾需要,堅持政府組織、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原則,改善人居環境,方便群眾生活;加快科學技術創新和跨越,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若幹重大科學工程,支撐科學技術創新。

  “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從統籌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統籌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統籌城鎮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統籌公平和效率、統籌政府作用與市場效率的高度,以確保發放、擴大覆蓋和完善制度為重點,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係。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