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全文發表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維護臺灣同胞的正當權益,推動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
   這是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規劃建議中首次納入兩岸問題,特別提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清華大學臺研所研究員巫永平認為,十一五規劃將促進“海峽經濟帶”的形成。……
[十一五規劃全文]
專題首頁最新消息權威解讀宏觀經濟趨勢區域經濟趨勢行業經濟趨勢專家評述西岸動態臺商投資集中地網友熱評
 
 
我們的“十一五”會是怎麼樣
 
 
  來源:      日期:2006-03-03 13:41

 

 圖一


  大實事

  “十一五”期間,國家水利投資將達4600多億元,半數農村人口將喝上自來水,這是改善農民生活的大實事。解決飲水問題,是國家解決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的具體體現。(見圖一)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 周浙昆

    

                   圖二
  大舞臺

  奧運對經濟社會的拉動提升作用已經初步顯現。2008年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的盛會,更是展示我們國家形象的舞臺。奧運文化所涵養的國民性格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寶貴精神力量。(見圖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際象棋協會秘書長 葉江川


                  圖三
  大手筆

  我國環保投資預計達到1.3萬億元,比“十五”期間增加近6000億元,這是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大手筆”,體現了環保“多還舊賬、不欠新賬”的原則,展現了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見圖三)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委書記 葉繼革 

                  圖四
  黃金期

   隨著農村公路“五年千億元工程”的實施,國家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逐步形成“中央政府引導、地方政府為主、農村社區為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投資新體制,農村公路將進入建設的黃金期。(見圖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路橋集團副總工程師 陸仁達


                  圖五
  好局面

  目前我國人口仍面臨較大壓力,將以年均800萬—1000萬的速度增長。我們要珍視來之不易的好局面,繼續做好人口計生工作,力爭到2010年末把人口總量控制在13.7億。(見圖五)

  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潘貴玉


                 圖六
  定心丸

  中央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未來五年內將力爭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這對廣大困難群眾來說是件喜事,也為我們搞好就業工作吃了“定心丸”。(見圖六)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濟源市委書記 周春艷

    (漫畫均為張濱繪)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weim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