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兩岸經貿論壇取得重要成果,幾天來在海內外尤其是臺灣島內引起強烈反響,將兩岸間的話題及關注焦點引向民生議題。
海峽兩岸50多年的阻隔,切斷了民眾的正常交往。由於臺灣當局的層層設限,近在咫尺的兩岸仍然不能直接通航。以為民謀利為出發點,在兩岸無法正常對話的情況下,就要為民生議題尋找新的溝通管道。應運而生的兩岸經貿論壇既是順應全球經濟合作的趨勢潮流,也是順應兩岸人民交往的迫切需要。如何促進兩岸經貿往來、如何增進兩岸人民交流,以達到互利互惠、合作雙贏,成為兩岸人民的切實期盼。
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中,民生議題不僅事關兩岸民眾切身利益,同樣也是促進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積極因素。14年前,正是本著求同存異的精神,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為兩岸民生議題創造了對話平臺。1993年“汪辜會談”中達成的協議讓兩岸人民受益十幾年。去年4月,胡錦濤總書記與連戰主席達成五項共同願景,大陸隨後又推出一系列惠及臺灣民眾的措施,為兩岸營造了良好的互動氛圍。
胡錦濤總書記在4月16日會見參加兩岸經貿論壇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臺灣各界人士時指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宿。”這點出了兩岸問題的核心內涵。不管是哪個政黨或個人,如果對涉及兩岸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議題都推三阻四,設置重重政治障礙,則無論其如何表白忠實於人民利益,顯然都是在説假話。如果真正以人民福祉為依歸,就應該想方設法、排除萬難,推動民生議題順利達成,為兩岸人民的正常往來和經貿發展創造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論壇召開的前一天,臺灣當局突然宣佈將在6個月內對兩岸客貨運包機、大陸第一類人員來臺觀光、臺灣農産品輸往大陸等三項重大決策定案。毫無疑問,在“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的緊縮政策定調後,臺灣當局突然對三項久拖不決的議題“快刀斬亂麻”,這種轉變正是由於受到兩岸經貿論壇的壓力。不管其真實動機如何,我們都期待臺灣當局能以此為契機,先從兩岸直接通航做起,不再要設置人為障礙,真正把人民福祉作為依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