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政策高調力挺 海西投資熱隱現

  時間: 2010-04-01 14:03     來源: 通信資訊報     
 
 

  目前各個層面的區域經濟規劃正逐漸升溫,而海峽西岸經濟區成為其中風頭正勁的區域熱點。在政策的高調力挺下,海峽西岸經濟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帶來二級市場的投資機會。

  國家政策大力扶持

  近年來海西板塊經濟增速開始領跑東部地區,2006-2009年年均GDP增速高達13.75%,明顯高於廣東、浙江和江蘇等沿海發達省份。

  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家政策也開始向海西傾斜: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2009年5月份,國務院發佈的《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更是將支援海西經濟發展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一次兩會專家工作商談今年1月26日在北京舉行,雙方商定協議的基本內容將涵蓋兩岸間主要的經濟活動。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透露,該項協議商談仍在進行中,並有望在上半年簽訂;2010年2月,福建省外經貿廳出臺關於支援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發展的通知,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2月12日至2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福建過年,其間再次提出要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

  短期影響不大

  受政策影響,虎年開盤後,海西板塊就漲勢如虹。福建不到60隻個股,首日2月22日六隻個股漲停,2月23日7隻個股漲停。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海西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進而炒作海西概念。

  多家券商發佈研究報告認為海西建設將使以下五個産業的發展得到提速:一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區域經濟建設的第一波高潮,將帶來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等的發展;二是政府重點産業的扶持以及優勢産業,如電子資訊、石化、汽車、高新技術、紡織服裝等行業;三是海西經濟區的建設提速,原材料等上游産業及工程機械等行業將會直接受益;四是政府對金融業的扶持以推動區域經濟建設,房地産業則在對未來經濟發展前景的預期下啟動;五是區域經濟建設初現成果,日常消費、商業貿易、可選消費市場不斷發展壯大。

  海西概念的炒作源自投資者對海西發展的看好,不過部分上市公司並未有實質性的業績變化。多數海西區域上市公司的董秘表示,海西經濟區作為一個區域規劃,有利於本地區以及本公司的長遠發展,但短期內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並不明顯。

  海西或成經濟發展第四極

  據悉,目前註冊地在海西經濟區範圍的上市公司約有44家。隨著兩岸于去年實現三通,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作為與臺灣一海之隔的福建省,其區位優勢也日益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最終目標是與海峽東岸實現經濟發展對接,從而形成整體海峽經濟區。所以,在整合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同時,要著手為構建海峽經濟區做各種準備。如集中力量推進廈門港和福州港江陰港區為主的兩個集裝箱運輸中心、湄洲灣和福州港羅源灣兩個散貨轉運中心的“兩集兩散”等,要構建跨越省界、聯通境外,促進福建經濟快速融入區域和國際經濟發展等,因此在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設中相關上市公司將受益匪淺,如福建水泥、廈工股份、廈門港務、福建高速等。

  同時,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推進,在區域內具有土地資源的上市公司也面臨新一輪價值重估的機會,如建發股份、三木集團、多倫股份、上實發展和陽光發展等。另外,兩岸之間産業對接的行業和區域內從事商貿的相關上市公司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如福日電子、ST廈華、廈門國貿等。海西經濟區還包括浙江南部、廣東東部和江西部分地區,因此,浙江溫州、廣東潮汕等地的上市公司也面臨較大的發展機遇。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構建必將帶動相關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並有望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第四個增長極。(陳鋮)

 
編輯: 馬迪     
 

 

 
台灣網 版權所有